要說到買活軍的婚戀現狀,那就不得不先說說買活軍治下如今的人口了,買活軍之前拿下臨城縣時,人口才剛剛破萬,但現在,算上各地前來做工的百姓,活死人實際上已經超過四百萬,至少常住人口也在三百六七十萬上下這還是歷年來天災,餓死不少人的結果。
倘若是在十幾二十年前,這個數字只怕還要上浮個三成,當然了,這也是因為買活軍這里不收人頭稅,反而有很多和戶籍相關的福利,因此很多隱戶都沒有繼續隱匿的動力,出來上了戶口,這四百萬人里,原本的隱戶至少占了有六七十萬,一來一回,人口數量反而和上一會大造冊時統計得差不多了。
這些數字,買活軍有時也會公布在買活周報里,顯示出其治政的不同,而且他們還會公布年齡、性別這些數據,有心人自然可以從中解讀出許多和自己相關的信息在買活軍的活死人中,如今男女比例大約是六成比四成左右,按照周報的說法,這已經是全國甚至全世界最為健康的性別比了。歐羅巴那邊倒是不溺嬰,但女嬰長大成人的概率更低,成年女子早夭的可能性也更高,因此,在歐羅巴,窮漢子也是一輩子都討不到老婆的。
但是,六比四,是算上幾乎是五比五的新生兒性別比,勻過之后的結果,而且也有很多老嫗來買活軍這里討生活,在十五歲到四十五歲這個年齡段,男女比例依然是不樂觀的七比三,并沒有太多的改善。
的確,買活軍在不斷的運女娘進省,但是一個女娘往往攜帶了一個家庭,其中也有男性,大家很容易就能發現,女娘的絕對數量上升了,但是,隨著人口的不斷擴張,比例反而還在不斷被稀釋,并不像是吏目們說的那樣,男女比例趨于平衡,因為似乎連衙門都低估了男性流民來買活軍討生活的熱誠。
自然了,對于本地的百姓來說,他們還是很支持這個決策的說實話,也由不得他們不支持,福建道大部分地區都還沒擺脫新占之地的定位呢。
買活軍對新安島和壕鏡的占據,并不算是完全的統治,他們還要給敏朝分賬,因此不算是領土擴張,因此,福建道很多百姓熱情支持買活軍下南洋開拓,因為這也關乎著他們自己的前程。
不過,從婚配角度來說,初來乍到的女娘想要結婚,肯定是更愿意找本地人,因此對本地的男丁來說,這始終還是一件好事,而且大多數百姓因為能做房東了,對外來者也還算是比較友好。
但是,如果拋開籍貫的角度,光從性別來說,男人找媳婦的難度只能說是有所降低在外頭見得到女娘了,不像是從前,女人仿佛是一種奢侈品,出現在他們面前時永遠都有主人的保護,沒有足夠的身家,便只能遠遠地看著。可見得到和娶得到是兩回事,結婚依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哪怕是從數學概率來說,也一定有一半以上的男人娶不到老婆。
而且,還得考慮女娘暫時不想結婚的情況,買活軍這里不許人口買賣,人販子是要抓去吊死的,不論是從外地買人過來販賣,還是從本地誘拐百姓販去別處。在本地,最大的人口貿易者是謝六姐,她的私鹽隊用鹽和糖換回了無數女童,毫無疑問,這些女童是要為她做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