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灰炒豬肝,這是一味有些冷門的菜色,連常平康都沒聽說過,佘姆媽自然也只能琢磨著做,這就是在攻關小組做事的好處了,一般都有廚師能點菜,否則,黃謹要吃到這味菜,還要先交個廚師朋友,一般的飯館,即使給錢也不愿做,就怕做出來不好吃,砸了招牌。
常平康是男人,力氣大,他拉了幾下風箱,火力一旺,灶里的煙氣就少了。佘姆媽不用一邊看火一邊做飯,手腳也更麻利起來,很快就做好了四菜一湯他兒子最愛吃的鴨頭兔頭,還有鴨掌、鴨翅,鴨架子燒湯,一會兒先喝幾碗再下米線,也是買活軍這里經濟的名小吃,今晚的葷菜就是這個了。
另外三個菜糖醋蓮藕,銀魚干炒銀豆芽,這叫二銀菜,也十分鮮美,還有一碗韭黃炒蛋。各樣都是一大海碗,哪怕是個大漢甩開腮幫子痛吃一通那都是夠了的。佘姆媽的手藝的確是好。
鹵味有很大一鍋,佘姆媽先往外盛鴨頭、兔頭、鴨掌鴨翅,隨后,她用一個大笊籬在鍋里撈了十幾下,把鍋里的殘渣都撈起來,這叫凈湯,也是為了顯示自己并沒有占公家的便宜。再自然地將一大鍋已經先洗好的鴨頭、鴨掌倒進鍋里。這就是她要鹵著去賣的那一鍋了,主要是利用廚房里這口喂了多少油多少肉的好鹵水,這鹵水煮出來的東西就沒有不好吃的,哪怕是豆腐,鹵老了也香噴噴的,佘四明一頓飯可以吃三四碗老豆腐。
常平康呢,雖然沒有說,但是他愛吃鴨掌,佘姆媽從公家的那碗鹵味中夾了一個遞給他,“常組長,你幫我嘗嘗味兒。”
“佘姆媽做的肯定好吃。”常平康也沒太謙讓,笑著說,“如今都叫我們這宿舍出的鴨頭是狀元鴨頭,好些新結交的朋友都想托人情來買呢”
佘姆媽高興得滿面漲紅,不斷搓手,“都是借了四明的勢,不然,原也老做這個,只不見人夸。”
或許的確是有佘四明引發的流行在推波助瀾,但是,佘姆媽的手藝的確也好,尤其是對辣椒的運用很到位,不像是一些店鋪,惜辣椒如金,一切食譜全都按老規矩來,只有在用到茱萸的時候,換用辣椒,也不像是有些店鋪大放郝嬢嬢辣椒醬,懶得自己去炸辣椒油,認為費事、危險,也賺不到什么錢。
佘姆媽的菜肴里,對辣椒的應用是很豐富的,現在民間有的辣椒醬,還是以油泡為主,還有人做辣椒鮓、辣椒粉的,佘姆媽則喜歡將辣椒剁碎了,加鹽腌漬,這種鮮椒醬和油浸的辣椒醬相比,更加清爽開胃,加入到鴨頭之中,把鹵水里鹵好的鴨頭撈出來,再加鮮椒醬、稀釋過的鹵汁,一點芡水,大火熬到收汁,端出來的鴨頭,一個個深褐色的,掛著紅彤彤的辣椒粒,又有一層薄薄的芡汁,亮晶晶的。
光是賣相就好,也難怪民間爭購,認為這是下酒的逸品了雖然買活軍是不喜飲酒的,飯館也不怎么供酒,酒價也并不便宜,但是,釀酒也不是什么難事,沒有官坊的好酒,農家自己釀的薄水酒,下了工,在暮色中來上兩碗,吃兩個鴨頭,再吃一碗面,葷也嘗了,酒也喝了,飯也吃了,所費無多,是勞作了一天的百姓們難得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