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目前最突出的矛盾還在于原材料的不足和運力的緊張”
時間已經進了八月,中秋節還沒到,但天氣已經顯著地涼了下來,衙門中的吏目都要比平時少了許多八月正是收夏糧的時候,六月底,正是搶種搶收的時候,打下來的谷子要曬,要篩,從稻穗最終化為黃橙橙的干谷子也需要時間,再加上新秧苗下地,還得分心去照看地里,因此,買活軍在八月里征收夏糧。
這是一件大事,不止是去納糧的農民,收糧的糧站,各地的糧倉要清掃準備入庫,要派人去監督交賬,查看糧食貯藏的情況,還要安排下一步甚至是明年的生產,對于各地的農業局來說,這是一段最忙碌的時間,往往要向其他兄弟部門借調吏目,前去鄉下奔走幫忙還不止于此,每當這個時候,城里也格外的冷清,因為大量農民工都會選在此時返鄉,過了這一段最忙的時間,再出來繼續原先的活計。
當然了,即便是人再少,會議也還是要繼續的,謝雙瑤坐在會議室里,一邊翻看發言稿,一邊聆聽著王沖的發言,時不時插嘴點評。“實際上這是一個問題。”
“是的,確實是一個問題,我在下一頁就有談到,主要是現在我們急缺的礦石,都來自于內陸,從產地運到港口的損耗很高,我這里有一份鐵礦商人范佩瑤的來信,她說,如果能有一條水泥路,從山里運到港口,她就可以把鐵礦石的價格降到現在的50,如果能在鐵礦附近就建筑起高爐的話,鋼鐵的價格也可以降到現在的三分之一。”
王沖翻過一頁講稿,用很快的速度念了一連串數字,“根據我們買境的各大煉鐵廠統計,如今每年我們的極限產能是三十萬噸這個產量,根據敏朝宮中的資料記載,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敏朝一年內鐵產量聽杰羅尼莫說,歐羅巴各國的鐵產量加在一起,也不會有這么多的,大概只是這個產量的一半多一些”
“但是,這個產量還不夠,還沒有觸碰到我們各種鐵器作坊的用鐵量極限,所以,市面上依然很缺鐵,鐵的價格居高不下,這是如今制約我們買活軍經濟發展最主要的一個因素。”
“哦,又是杰羅尼莫,看來這個歐羅巴人在數學上還挺有天分。”
“傳教士的學問都還算是不錯的,他的各科成績也都名列前茅。”
在王沖下首坐著的孫復生泰然自若地回答這是臨城縣的老人了,入伍也有四五年時間,在一個年輕的政權里,這份資歷算是比較老的。隨著他的老上司謝向上被提拔到敏朝京城去做團長了,孫復生也得到機會,在云縣對一些敏感人群進行管理。他主要的工作內容原本是管理信王使團,不過,前段時間不少昆侖人涌入云縣尋找工作機會,又有弗朗機教團的教士前來投奔,現在孫復生還要接觸紅毛番的使臣,他要開的會也逐漸變得更多了。
“看起來各地鐵礦的潛力是基本都被發掘出來了,沒有什么便宜的鐵等著我們去買。唯一的辦法,就是盡量擴大現有鐵礦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