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案犯未某某,其子未某某,均系敏朝宗室,曾為延平郡王、郡王世子,于延平府犯下累累罪行,只因其王府內防衛森嚴,消息不通,苦主多傾家蕩產,無憑無據,流落他鄉,因此訴苦大會時并未被人告發。
又因其被捕后身份特殊,并未予以判刑處置,經談判,將其交還敏朝衙門。如今經其子謝聽話原名未某某告發,始知王府內藏污納垢,草菅人命者非一人而止,慘絕人寰之案非一起而已,二人累犯強奸、故意傷害、虐待、故意殺人罪,罪證確鑿,列入通緝名錄之中,有扭送買活軍衙門者賞銀五千元。
一般的通緝令,倒是很少寫這么一大堆前因后果的,多數都是案犯某某某,江洋大盜,再附上畫像、賞銀,便算是成了,通緝令的重點其實還是畫像像是買活軍這樣,沒有畫像,反而交代得如此仔細的,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宗室高高在上,平時也不會到處亂走,老百姓遇到他們的機會也并不多。
反倒是這前因后果的交代,令人興味盎然這幫子藩王,真是胡作非為,如今倒好,天生出了個殺星來收拾他們,人都放跑了又怎么樣按買活軍的意思,就算你這一次跑了,若是有人告發,那也要將你記下來,將來有一日收攏天下以后,再騰出手來從容收拾你
只要不通緝到自己頭上,華夏人是最喜歡看樂子的,眾人不免對延平郡王也是一陣的幸災樂禍,看到郡王妃伏法的消息,又忙不迭翻到后頭去看詳細的報道頭版頭條,說的都是很嚴肅的事情,不會有太具體的描述,因此多會有一些補充性的報道,放在后頭。
譬如郡王妃伏法,在公告里只有一句,延平郡王妃性格暴虐,虐待殺害侍女太監,因無人指認逃脫民間,經謝聽話揭發,于某處、某處查到尸骨累累,后更士偵查逮捕,日前已將其正法這就算完了,但附注中也說明了,第十版上還有正法見聞,而許多看客,對于王府軼事本就是興致濃郁,再一看到還有富貴美人淪落民間,乃至香消玉殞的新聞看,如何能不興致勃勃,趕緊先翻到后頭去看報道呢
但,這些無聊讀者注定是失望了,買活軍的報紙從不發香艷新聞,這篇報道倒也有獵奇的成分,譬如講述了更士們如何在告發者的指引之下,在已經被改為官衙的郡王府后花園假山后,掘出了傳說中的機關密道密道盡頭便是王府的埋寶處,又有十余人的白骨尸身,被淺淺埋藏在銀箱下。
為何白骨藏銀會混在一處呢別說看客了,就連眾更士也不禁大為疑惑,等到抓來王妃審問之后,方才恍然大悟原來王妃性情暴躁,虐打下人致死已經非止一日,不過,王府后門抬出幾領草席,在延平府原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便是扔到亂葬崗上去,又有誰敢來找王府的麻煩
原來的尸首,都是如此處置,只是七八年前,王妃忽然頭疼不止,便請了神婆巫漢登門問診,其中一人認為,是王妃處死的下人冤魂作祟所致,因此,以后若死了人,可不能一扔了之,要用龍脈氣運鎮壓,于是之后府中凡有人被打死的,就都埋在大師點出的風水穴位上,又在上頭壓了銀箱,用財氣鎮壓一道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