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就可以大量部署橡膠”
跟隨艦隊,在南洋考察了整整一年的金逢春非常積極地說,大家的干勁一下就被鼓舞起來了。“實際上呂宋距離壕鏡和雞籠島簡直太近了這里又有這么多蘇丹國,起碼是初步完成組織化了,不管我們打算采用什么領土策略,都可以配合政策讓他們幫我們種橡膠。”
“呂宋島的華人還是經商居多,務農的很少,畢竟美尼勒城是弗朗機人的私產,他們之前沒有太大的動機發展呂宋的主糧農業,還是滿足于貿易中轉、黃金開采和香料、紅木、寶石的買賣。”
是的,呂宋有金礦,這一點大概是它在歷史上一直遭到覬覦的原因之一。不過,買活軍對于黃金的重視要遠低于其余政權,因為他們的貨幣可以說是工業品和糧食本位,黃金這種不能吃不能喝的東西,在買活軍的經濟體系中并不是特別重要。對買活軍來說,呂宋最大的好處就是距離本土近,而且島嶼面積大,氣候條件好,還有已經開采的各種礦產,采礦、橡膠林、蔗糖、水稻,前景都相當的好。
而且,由于這里已經被殖民了百余年,城建也至少有了一點雛形,基礎設施要比占城港和會安強一些,這些種種因素,決定了呂宋將是未來幾年內南洋戰略的一個重點,本地現有的大量占人裔土著,叢林中的南島土人部落,以及遺留的數千弗朗機俘虜,也成為了統戰工作的重點。
作為一個創業狗,謝雙瑤不能離開自己的老巢太遠,這一次抽空趕來,就是為了用閃電戰的速度拿下呂宋雖然戰爭用時短,但醞釀時間實際上長達數年,夏祿帶領的統戰小隊光是在呂宋就耗費了一年的時間,有些干部比如金逢春,也是足足花了一年的時間來考察南洋的環境,親自體會到開發中要面臨的種種問題,現在大家才能坐在一起,用比較落地的態度進行這個會議,討論接下來兩到三年內,買活軍對南洋區域的基本規劃。
隨著攤子越來越大,人是很難得湊這么齊的,謝雙瑤明天就要返航去雞籠島了,所以大家把握時間,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推動莫祈平來質疑移鼠會對大屠殺的沉默,符合我們一貫的思路,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夏祿在呂宋統戰上是有思路的,謝雙瑤對夏祿的印象也很深,說實話,她不覺得夏祿有多么的信仰大同社會,但是他每次政治考分都很高,同時也非常清廉,次次工作都是合格的。哪怕是作為一個野心家,目前他也相當的好用。
“畢竟,哪怕我們逐走了弗朗機人,只要呂宋還是個開放的港口,源源不斷的西方商船也會不斷帶來對移鼠的信仰,而且,這個信仰之前在本地是有根基的人頭可以輕松斬斷,但思想的根系是難以斬斷的。”
夏祿時不時還能說出些很有哲理的話來,這個人很內秀,一般人不易揣摩他的內心,譬如買活軍就沒想到他能想出抽取龍脈這樣的謠言,能給謝雙瑤驚喜的人并不多,他算是一個。“思想就像是倒不完的水杯,新的信仰是往水杯里摻沙子,但水其實還在,而且會和沙子結合在一起,想要把水完全倒出來,那就只能給水染色,把水也變成沙子。”
這一點在呂宋還算是很好用的,弗朗機人在呂宋經營了一百多年,不可能只屠殺過華人,對于不服從他們的部落,弗朗機人是樂于屠殺的,而且他們還時常調撥蘇丹之間的關系,讓蘇丹之間陷于戰火。弗朗機人和呂宋的土人是有民族仇恨的,只要莫祈平能把謝雙瑤宣揚的那一套發揚光大,移鼠會的影響力自然會逐漸消退。至于知識教,這些已開化的上層土人會有多少虔誠謝雙瑤也不指望,只要原始社會的那些下層人民肯信,肯來開化,后續就很好說了。
“不能只推行橡膠種植,我去雞籠島考察過了,橡膠林中很難有別的植物生長對采集部落來說,這是一種很壞的樹,如果一個部落周圍只有橡膠樹的話,這個部落活不下去的。我們在未開化部落的領地里種橡膠,那就等于是斷了他們的口糧,必須把橡膠種植和開智,農業教學、工業品、藥物發放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