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人在南洋,真的是一刻離不開空調啊”
仙摩托艇的打水聲逐漸減小,謝雙瑤順著繩梯往上爬了一段,這才抓住鐵做的扶梯往上攀爬,從船腳爬到甲板,哪怕是身手再好也得要給七八分鐘的這種集裝箱船高四十米,按照兩米五一層的話,這都是十幾層樓的高度了,基本上它就不是給人設計從甲板上船的,在船身上有設計好的出入口,只是從那邊出去的話,下方沒有鐵梯,完全靠繩梯更不穩當而已。
剛乘著摩托艇馳騁得來的清涼,一轉眼就被爬梯子的汗水驅走,謝雙瑤一邊爬一邊吐槽,“哪有神使爬樓梯的,不都該是飛上去嗎”
說起來,能吊人的無人機她也不是沒有,只是謝雙瑤并不信任操作員罷了,再說,她要避免宣傳迷信,而不是整什么肉身飛行的梗。一行人先后翻上甲板,都是一身的大汗,均是迫不及待地沖進了船艙,享受著28度空調風的清涼這就是仙界的寒暑不侵啊,如果從未吹過空調也就算了,多少總能適應南洋的天氣,可正因為在島船上能吹到如此的涼風,走出室外時,便感到這天氣是多么的難以忍受了。
“就這,還是小冰河時期普遍降溫后的體感溫度”
謝二哥熱得已經有點神志不清了,北方的漢子在南洋普遍不是那么適應,這要不是買活軍的醫藥和罐頭都能跟上,估計艦隊里真得病倒一大批人。
“是啊,其實降溫的效果已經很明顯地體現出來了你們這次在岸上,沒有怎么遇到蟲瘴吧”
“蟲瘴是什么”很多北方人好奇地問。
“就是遠看像黑霧,近看全是小蟲子的東西,這種蟲群咬人的話,一晚上能把一頭水牛活活咬死。”謝雙瑤隨口說,“秦漢時認為南方是水鄉澤國,瘴癘之地,就是因為江南全是沼澤,沼澤里這種蟲子很多,你就想想吧,都是這種蟲子的地方還怎么搞開發。”
氣候對于政治的影響,在時代的角度就能宏觀地體現出來了,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南方變得越來越適合住人,現在就連南洋的瘴癘也逐漸減少,使得南洋初步擁有了被開發的可能。鄭地虎、黃小翠、金逢春、李國芝、連豪生等將官逐一走進會議室,個個都對空調感激涕零,開玩笑地問,“六姐,多少政審分能換一臺空調”
“就算空調能兌換,也得先得有柴油、發電機才行。”
謝雙瑤自己都很難享受這玩意兒,島船上開空調,純粹是因為鐵皮船不開空調是沒法住人的,連辦公都是問題,而且各種機房也需要空調降溫。她制止了大家不切實際的幻想,“想要發電機,那就要有機床,還要有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