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兄王兄,說到此處,還有一件事想托你幫忙,將來,若是買活軍打到了濟州府,能否托您做個見證人”
買活軍都打過來了,那孔家哪還有不倒臺的道理老王頭爽快地說,“這有何難,我老了,我老婆子也還在呢,當時的事都記得一清二楚的,便是我不行了,那也將此事告訴家里人,總為你留個見證”
這份保證,立刻拉近了兩家人的距離,如此,老彭便將在買活軍那里闖蕩的一些心得毫無保留地告訴了老王頭他本身是識字的,兒女因為生計所迫,只些許認得幾個大字,不過到底基礎在那里,大兒子過去之后,很快會寫拼音,認字速度也頗快。
而老彭對外雖然毫不聲張,大多人都以為他不識字,但其實也設法弄到了幾份報紙,從中倒推學習拼音,小彭寫信由買活軍郵政負責送信,搭他們的商船送來,因此彼此交流很通暢,老彭收了兒子的信,雖然還沒有去過買活軍,但已是去那里的半個專家了。
“到那里,先去找本地的促進會,也就是同鄉會了,他們會幫著安頓下來,為你介紹工作,山陽老鄉在買活軍那里很多,畢竟買活軍彬山一脈都是山陽人”
“你不如叫你一兒一女都去為何,如此可以省下船錢,而且能用買活軍自己的船走,這是最安全不過的,船上不會有什么偷盜搶劫,我是沒有辦法,我們家那個小娘太笨,人也還小,實在是依靠不上,我兒去買活軍那里,一路上是吃了些苦頭的”
老王頭來找他,本就是為了問些經驗,如此聽了密密的一番話,心里便很篤定了,也下了決心,想道,“順天而為,再不會有錯的,京城龍脈已泄,天變就在幾年之間,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我們家可不能錯過這個附驥新龍的好機會”
此心一下,他人雖還在敏朝這里,心已經飛去云縣了,又和老彭說了半晌京城龍脈的故事,老彭也聽得十分興奮,二人直聊到傍晚,老王頭才起身告辭,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在心底劃算著給兒女帶上路的盤纏,手里托著煙鍋,一搖一搖走到自家門口,見到楊丈人走出來,正要招呼時,楊丈人沒見到他,一扭臉向南面去了,老王頭心里嘀咕道,“南面也沒他什么親戚故人啊啊聽說白蓮教的新堂口是開在那里”
他不由得輕輕搖了搖頭,面色也凝重了起來楊丈人此去,肯定是要說京城龍脈已泄的事情,倒是他多嘴了,明知道楊丈人一家篤信白蓮教,怎么還把這事兒繪聲繪色地說給了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