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顯然也被錢受之說服,當下精神大振,從懷中掏出一個小本子,沉吟著寫個不住,大有文不加點之態,錢受之見徐拂只是抿嘴笑著嗑瓜子,便向她笑道,“校書見慣風月,對錢某此言,意下如何”
徐拂笑著擺手道,“我初來乍到,于此地只覺得頭暈目眩,如至異界,哪還有什么見解錢公此言,依我看竟是極精辟的,所謂兩個平等、成熟的個體進行的獨立博弈,一句話道盡買地婚書之繁矣,只是”
楊愛本來對錢受之的言論,極為欽佩,正好奇而又仰慕地望著錢受之,似乎以為他要比馮猶龍更有才學,而此時聽了養母說話,又忙好奇看去,便連馮猶龍也停筆望來,徐拂道,“只是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自古以來,世事難兩全,這行院里都有一句話,鴇兒愛鈔,姐兒愛俏,可見天下間多少人能集才、貌、錢于一體又有多少婚姻能情利皆得”
“這情字無痕,求情者難免失利,而只怕求利者未必會多么坦然,均以求情矯飾,終究不過是為了圖謀更多利益,是以,求情者往往上當受騙,生出怨懟,別看買活軍這里,好似什么都是好的,又不許納妾,又是作興了許多規矩,使女兒有工,男兒有妻,但這婚姻的新規,反而要滋生出不少癡怨故事,離婚的事情,只怕要比敏朝多得多呢”
“這成年男女之間,分分合合,便如同行院姑娘與知己之間,合則聚,不合則散,這倒也是理所應當之事,只是,婚姻為人倫大事,又不止牽扯到夫妻二人而已,孩子該怎么辦呢如此聚散如風,俄而我與你成親,俄而我與他成親,孩子跟誰去難道全都送入孤兒院中嗎”
“這便又有一點,妾方才未能想明白的了,還請兩位先生賜教婚姻的目的,究竟是兩個人一起生活,還是兩個人決定一起繁衍后代若是前者,自古以來,情字最是變化莫測,為何還要一紙婚書束縛二人,合則聚,不合則散,這不好嗎如今女子都有工作,可以養活自己,不必再求夫君養活,要婚姻有何用呢”
“若是后者,為了繁衍后代而締姻,那為何結離都系于自身,無有對后代的保障婚姻之本意,除了情、利之外,又有后裔子孫之思,只怕是二位先生失于考量之處。”
“以妾所見,這婚姻的本質,不但是兩個成人之間的獨立博弈,而且還應再加一句,那就是,兩個成人為了生兒育女以照顧晚年,決定平等合作的獨立博弈。不知兩位先生,所見如何呢”
這
馮猶龍也不由得和錢受之面面相覷了起來這道理決計是不錯的,人人都要生兒育女,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畢竟,無子女的人,誰來照看晚年,不說別的,連燒一鍋熱水都不是老人能做到的事情,年老無依,晚景勢將無比凄涼,就連三歲小孩都明白。只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要在婚姻的定義中加上數目不定的第三種人,似乎又該采用不同的道德觀,卻又不像是錢受之所說的那樣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