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六姐四處掃盲,甚至將教育作為衡量地方政績非常重要的標準,以及其掌握的種種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在無形大氣中傳播訊息的仙器,其實說明的都是同一點,那就是,按照謝六姐的政治理念來說,提升生產力的時機已經到來了,她要通過提升生產力,直接跳掉封建社會和大同社會之間,似乎是必經的社會階段。”
“但從政治課本上似乎也可以揣測出這樣一個結論大同社會需要的組織性,是如今的封建農民難以的,因為封建農民的生產相對獨立,絕大多數區域都在小農經濟中自給自足,有些孤島式的味道。一個分立的經濟系統,注定無法誕生強組織性的百姓,這也是為何歷代選兵都從礦奴、刑徒中尋找,因為刑徒和礦奴,工作中需要互相協作,一起一臥服從管理,他們的組織性要比農戶強得多了”
“同樣,大同社會需要的消費力也是小農社會難以的,如果不限制佃租,阻止財富向地主匯聚,把錢留在農戶手中,農戶一年勞作下來,完全沒有消費需求,那么買活軍用工業規模生產出的大量商品該賣給誰呢只有不斷的分田,讓高產稻的剩余價值留在農戶手中,農戶才會去消費,才會購買工廠的產品,經濟才會形成一個廣大而統一的循環。
試想,原本一縣之中,日子過得不錯的地主不過百戶而已,但農戶卻至少有數萬之多,這些地主對買活軍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坐擁,反而會阻礙買活軍的經濟運轉,所以買活軍拿下一地,做得最堅決的事情就是要打擊地主,任何一個想要保留自家田地和佃租的地主,下場都極其凄涼,因其存在,對買活軍完全無益,反而十分有害”
“但若是在敏地建廠、掃盲,先把地分了,從封建社會往前一小步,不說全部進入,哪怕是半步進入資本社會,進行先一步的工業化建設,這對買活軍是好是壞”
“自然是好因為從封建社會跳躍進入大同社會,異常艱難生產力的提升哪怕已經不是問題,但管理者依舊無處去找,就像是宮中明明用不了如此多的宦人,但閹人數量還是逐年增多一樣,要在內書堂中選拔出人才,就必須保持相應的候選人規模。買活軍要先掃盲,然后安排工作,從學習和工作中不斷選拔管理者,還要注意,這些管理者沒有經過太多鍛練和考驗,最后成材的可能性不好說的”
“再者,還有工業社會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就是買活軍在建設的道路、城池等等,這些東西都要用十年來布局,謝六姐為何擴張得如此之慢如今,眾人都是心知肚明,她若是愿意,一兩年內拿下京城至少不是問題,因為這些東西是完全無法跨越時間看到結果的,十年樹木,二十年建城,百年才能樹人”
“從封建社會跳躍式進入大同社會,如此艱難,從資本社會進入大同社會,是不是會簡單一些呢道路、工廠,即便在戰爭中被破壞,但有基礎在,在全國的視野來說,要重建總比從無到有更簡單些。更重要的,是受過基礎教育,有組織性的工人,他們是管理者的沃壤,謝六姐最頭疼的無人可用問題,或許將在我敏地工業化之后得到極大的緩解”
“更有甚者,不妨往深了去想,謝六姐素來愛惜羽毛,甚至可以說是過于愛潔,過于追求完美她為何擴張得這樣慢因為她絕不愿意把不合格的管理者引入自己的體系之中,至少不會在體制中為他們設計入口。她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剔除系統中的不合規者,如果有人在她擴張之前,先為她做好初步的教育工作呢”
“若是能得到謝六姐的支持,至少在京畿一帶開始設廠,便不是鏡花水月了。”
“還有各地礦產業也可迎來一個大發展各地若有不服不愿降佃租者,可以如買活軍之舊例,去礦山鍛練幾年嘛”
“眾所周知,一個體制在新建立起來時是最清新最不容易被腐蝕的,只看買地吏治便可知了,買地固然也有貪腐,但官風和朝廷比依然是清新至極,這其中不能不說女官起到很大作用,剛剛獲得權力的群體最可用女特進士當可發揮比神廟稅吏更積極的作用”
“要摒棄原本宦官因寵特拔的做法,把特科進士規模化、制度化、擴大化要保證皇權系官僚擁有基本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