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謝生送來的年禮,是一雙很體面的短幫棉皮靴大概是到腳踝上方,鞋幫里頭有系袢,可以把帶了綁帶或紐扣的褲子,塞到鞋子里后系上固定,這個設計在雞籠島十分罕見,因為雞籠島眾人都穿涼鞋居多,即便穿布鞋,也不會帶幫,遇到雨天甚至很多人乃是干脆赤腳的。
因此,在小腿上有系帶、紐扣的褲子,在雞籠島只是作為一種流行,并沒有特殊的意義,反而是王小蕓這些在臨城縣生活的女娘,她們的厚褲子多數都帶了這樣的設計。“這樣不凍腿,風不會順著褲腿往上鉆,又比綁腿要方便些。”
現在,綁腿、足衣這東西,也隨著老式襪子一起逐漸退出人們日常的生活了,除了要離開買地的商人,走遠路時依然習慣把小腿和雙足纏繞起來之外,買地的活死人已不太會做如此打扮,他們現在去野地的機會變少了,在城鎮間流動也有了便宜的交通工具。
當一個人一日最少也是二十文收入時,花十文錢做車費,去附近的城鎮,便是可以接受的。就算是最舍不得錢的人也算得明白這筆帳走一整天,又累又渴,餓得要命,也不過省十文錢,到目的地去,省了半日的功夫,去扛個包都能賺回來。
城里的吃食還豐富便宜,因此還是坐車更上算,既然如此,那就不必老打著綁腿了,這東西主要是為了走遠路時防止下肢腫脹,再一個預防山間蚊蟲叮咬、枝葉刮擦,如果從一地去另一地,大多人都坐車的話,日常生活中需要打綁腿的機會確實并不多。
至于腳上的襪子,買活軍的棉襪,因為實在是勝過老式足衣太多太多,普及的速度比秋衣褲、毛衣褲都快,也成為了農戶家庭對外購買最頻繁的小商品,因為這棉襪實在是很舒服的,但也是農家無論如何不能自產的東西都是針織的,必須是廠子里的大機器才能造,包括秋衣褲、圓領衫也是如此。
針織的衣物襪子,那種輕微的彈性,是老式梭織無法比擬的優點,包括買地推的背心、里褲,都以極快的速度取代了老式的心衣和褻褲,根本無須任何花頭推廣,絕大多數人只要嘗試過一次,哪怕是別的地方省一點,都愿意買這些貼身小物。
久而久之,買地這里也就形成了特殊的習俗外衣還是很多人自己裁布去裁縫鋪做,或者自個兒在家飛針走線,松江的棉布也還是有些銷路,因為買地這里的皮棉,多數都做成圓領衫、里衣、襪子、秋衣褲這些針織的衣物,行銷天下,這已經耗盡了本地紡織廠的產能。
正常的襖子、罩衫什么的,廠里的產量相當的有限,而且更多的賣去北面京城那里,作為特殊的買物出售,就像是襯衫,買地的活死人穿的反而是自己縫制的多,廠里的出產,都是賣到京城去,那里價高,本地人要是能托關系買到一兩件襯衫,可是相當得意的事情。
“是嗎,可我們雞籠島上的襯衫倒是好買的。”
金娥頗有些詫異,卻不想這句話捅了馬蜂窩了,不單單小雷、王小蕓,便連其余同事也都看了過來,驚道,“當真可是廠子里出的襯衫,不是裁縫師傅摸索著仿制的那種
你可不知道,鋪子里的襯衫,說是用的是平面剪裁,因師父不會做立體剪裁的衣服,做出來便是不如廠子里的那樣襯身好看總覺得捆手捆腳的,只有那等追蘇樣哦,不,追買樣的風流精要穿,若要穿著做事,可是不舒坦。”
“真的啊,我們的襯衫,去超市就能買到了,不過價格頗昂貴,大多人都不買呢。一件有時候要一千文,料子又是真絲,不耐曬不耐洗,雞籠島那樣的地方,穿兩水就斑駁了,便是棉布襯衫,也還要特意去開鍋煮米湯漿洗它,太麻煩,我們也只是走走看看,多無人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