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古有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今有楊將軍大義滅孫張,這孫、張二人,本是江湖草莽,投奔敘州之后,心中早存異念,既不肯好好學習買地道統,又不肯遵循買地軍隊令行禁止,軍民魚水,為和平而戰的宗旨,雖有襄助舉事之功,但心懷鬼胎,早有流露,楊將軍處處提醒已是仁至義盡,沒想到他們在萬州府卻還是露了老底”
說書先生說到這里,啪地拍了一下驚堂木,繪聲繪色地道,“那一日他們受命去清掃萬州府張半城家里,諸位可知道這張半城家中,是如何境況那可真是,金碧輝煌、美輪美奐、鐘鳴鼎食”
接二連三,用成語貫口夸耀了一番張半城家的富貴,他方才續道,“這孫二寶,素來就是個好財物的,見到這些寶貝,那是心花怒放、食指大動、饞涎欲滴搓著小手兒,眼珠子是從這走到那,從那走到這,看得便是個頂個的金元寶、玉碗筷、銀花瓶、銅香爐”
“張鹽幫,那是個好色的,風月場上有名的人物,他看什么有道是,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他看得便是張半城家嬌滴滴、嫩生生、香噴噴的小美人兒,那饞相,嘖嘖,真和孫二寶似雙生的兄弟般這張半城有個女兒,年方十三,國色天香,張鹽幫見了,眼珠子恨不得粘在她鞋底,張小姐走到哪兒,他便跟到哪兒”
“張半城見了,如何不知道他的意思哪管是心如刀割,為了這萬貫家財,也只能含淚將這女兒許配給了張鹽幫,張鹽幫喜得眉開眼笑,當場就要入了洞房去,就在此時,只聽得一聲且慢,楊將軍金甲玉袍,白馬長槍,一路急奔而來,這是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好個如武二郎一般的好漢子怒目圓睜、語話軒昂,起身便是說道”
講到這里,說書先生突然停下用茶,下首有伙計端了茶盤出來,向著各人作揖討賞,眾人都是笑罵道,“不就是賞錢嗎給了,快說快說”
這段書新鮮,說的還是萬州府半個月以前新出的大事,要聽的客人自然是多的,不片刻,茶盤中鐵錢便是成堆,還有人丟了小銀角子的這定是川中巨賈的家人了,他們對銀錢自然散漫,只是一心探聽川中這股新勢力的作風。“難不成楊將軍真斬了這兩員猛將不成”
“那還有假”說書先生一瞥茶盤,仰脖將茶水啯地一聲全咽了,精神百倍,驚堂木一響,瑯瑯書聲又響了起來,“只見這,楊將軍,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
他這是全抄的水滸傳說武松的定場,只是聽書眾人,知道的并不多而已,大多人聽書,都是聽個熱鬧,能跟著說書人的講述,進入氛圍,想象出主人公的形象便可,但這說書先生是個講究人,他要在詞里帶出武二郎三個字,表示自己并不是竊據了這段定場詞,而是引用典故來形容楊玉梁
這種引用,在如今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買地的新聞,故事性強,也是新奇,都是說書的好材料,差就差在,買地自己的報道,并不大量添加這種描述性的詞語,必須要說書先生現加工,那也就免不得東拼西湊,把原來話本中威風凜凜的描寫,加以挪用一番了。
不過,在奉節這樣的貿易繁盛之地,倘若掌握了這一門編詞兒的技巧,能將買地的新聞,用說書的形式說出來,這先生的收入可也就低不了了,即便現在茶館之中,還不流行互相挖角,但說得好賞錢就多,賞錢越多,說書先生拿得也就越多,茶館不指望從說書的賞錢上找收入,而是指著多賣茶,這也算是茶館和說書人之間,對于利益分配的一種默契。
近日以來,不論是白帝城、石柱鎮還是奉節城關,都擠滿了人,也有從萬州逃出來避禍的富戶,也有因為萬州戰事而暫且緩下行程的商人,這都是有家資的,平日無事,都愛來茶館打聽消息,因此這段楊將軍大義滅孫張,什么時候說出來都是叫好叫座,倒比經過幾個月才傳進來的買活周報、國朝旬報要更受歡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