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先生先講了楊玉梁如何百般阻止勸解,那二人卻依然執迷不悟,張鹽幫不但要強娶張小姐,還對楊玉梁有了不臣之心,要甚時斬了你,俺也做大王,如此,楊玉梁只得拔槍要淚斬二人,張、孫都使出渾身武藝,和楊玉梁飛沙走石大戰了一場這抄的還是水滸傳,最后被楊玉梁收槍不及,一槍捅了兩對穿。
“這楊將軍如此勇武,正是那句老話,猶如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手持長槍,槍出如龍”到這段開始抄三國里的趙云了,老長一段過場說完,收在了二人斷氣悔悟的關節上,又說起敘州幫這兩艘船兄弟鼓噪,要造楊將軍的反,而萬州的棒棒軍,一聽說這個消息,頓時前來為楊將軍助拳。
“那譚四爺說得好,他說,諸位敘州爺們,古往今來,成就霸業者,無不是言出必行之輩,當年漢高祖斬白蛇起義,入關中稱王,和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這是流傳千古的美名,咱們楊將軍是何等樣的豪杰,一口吐沫一個釘的人物,他說不許搶掠,那就是不許搶掠,誰敢和他作對莫不是不知道馬王爺有幾個眼”
“好有理”
臺下眾人也都聽得入神,不時有人喝彩附和,說書先生喝了口茶潤嗓子,又鼓起余勇,將這段書說完,“敘州幫眾兵聽了,怎不慚愧于是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都道,將軍真乃英主也,如何連萬州人都曉得的道理,我等卻是不知該打,該打”
好一段楊將軍義斬二賊,棒棒軍感恩報效的故事,足足說了竟有一個時辰,故事的結尾還留了不少扣子,眾人屏息聽完了,不免多加討論,有人道,“也不知道張半城家那個小姐,歸宿如何了,倘楊將軍尚未婚配,這豈不是天定的姻緣”
也有人議論道,“這世上真有白桿兵以外的軍隊能秋毫不犯嗎若說買活軍,那我或許還信個一二,但敘州幫一群地痞流氓,我卻是不信的”
“不說別的,倘他們真能說到做到,入城后不殺不搶,那川中便被他們占去了,其實也沒甚不好的,倒還比如今巴州那幫兵要強些”
“可不是這個道理了若這些兵不勒索銀兩,那倒寧可去他們的州縣做生意歇宿。”
“就不知道張半城他們家是如何情況了。”
“說是要過問前些年夷兵來的時候,為何誰家都搶了,不搶他們家的事情,還有這些年來,官商勾結,在萬州橫行不法的罪過。要辦公審大會公審后,大概手里沾了人命的活不成,家財充公,其余人,或者苦役幾年,或者自個兒做活養活自己便是了。”
頗有些熟悉敘州幫和買活軍作風的商人,老練地回答著,也引來了好一陣贊嘆敘州幫對付豪商的做法,不會讓這些商人全都戰戰兢兢,因為許多行商他們也只是掙個辛苦錢,和張半城那樣的商人,根本沒有太多的共同點,甚至還受到這些豪商的擠壓,對他們來說,官商勾結、欺行霸市一樣是讓人痛恨的行為,倘若敘州幫能嚴格打擊這種情況,那么他們的生意反而還好做一些,不少人已經開始詢問,茶館里有沒有人去過敘州做生意,“他們還真不收孝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