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走了啊”
“這就動身了,大娘保重啊”
“你們路上可當心放心吧,這屋子我們院子都說定了,給你們留著,若是外頭不好了隨時回來不管怎么樣的,安頓下來也給咱報個信咱們院子里小安兒現在就在城門口扛活呢,你托人送個口信,再沒送不到的,也好叫我們放心”
“多謝諸位想著了這么多年的鄰里,也和親人一般,深情厚誼感謝不盡我屋里還有些柴,就在窗下,大家給我略留幾天,等我們五六天內,通州上船了再說”若是走得不順利,人還回來,這柴火便還能派上用場,若去了買地,這柴火和屋子,也就歸大雜院內眾人分去了,說是給留著,這話輕易是聽信不得的。
“那是自然的劉一,照顧好你娘和你妹妹”
“你娘這些年也是不容易到了南邊,給她找個好人家,再走一步罷”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管別離,每每到了春天,便是行人上路的好時節,京城垂柳也恰到好處地萌發了新芽,絲絲綠意繚繞枝頭,被鄉親們系在了行人腰間,劉一一行人雇了一頭驢子,此時已經駝著劉母和劉小妹走到了巷子前頭,劉一和依依不舍的鄰居們再三道別,最終腳步輕快地跑向了驢倌,“走罷,繞西面兒出城,我還有個姐姐,對我一向照顧有加,要走了得過去道個別。”
驢倌兒嘴里發出了嘚嘚的吆喝聲,驢子呱嗒、呱嗒地走動了起來,蹄子在黃土路上敲出沉悶的聲音,被它遮擋的地兒,也傳來了爽朗的笑聲,“姐姐是不是說我啊不用過去了,小劉一,我來送你啦”
“隊長”
劉一又驚又喜,連劉母也一下激動了起來,要抱著孩子下驢給恩人磕頭,大家彼此客氣了好一會,才免去了這繁瑣的禮節,衛妮兒把手里的包袱遞給劉一,“給你準備了些路菜,還有些旅途得用的小東西,到了買地常給我來信就給我家里寫信便行了,他們會轉寄的。”
這樣說,是因為衛妮兒已經要做去外地赴任的準備了,現在朝廷對于這批特進士的任命,陸續已經下來了,確實是依照奏章的建議,要在各地開設特科學校,其中京城最大的一所,便由王良妃負責,同時聽說天子還有意把王娘娘派到買地去進修,回來效仿買地,建設專門學校總之,這一屆的特進士,幾乎都要投身在特科教育的領域,這已經是確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