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就是要炸滟滪堆的孤膽英雄了吧滟滪堆沒炸他怎么就要回去了”
“就是不回去,也得來送行啊,瓜皮”
爭吵聲,議論聲,笑聲之中,不斷還有行人挎著包袱登上客船,也有暫留此地的吏目和同僚殷殷話別,要離去的考察員拉著這段時間結識的川蜀友人彼此留下地址碼頭上,比過年還要更熱鬧幾分,大多數人臉上都浮現著熱切而歡欣的笑容,顯然,今年以來川蜀的改變,還是能讓碼頭上大多數人開心的。
這樣鼓噪的聲浪,也使得,在人群的一角,一對正在話別的少女之間,彼此的氣氛對比著有些冷清了,王小蕓和黃景秀無言地彼此注視著對方,似乎誰都沒有太多的話,最后,還是黃景秀打破了沉默,她有些好奇地問王小蕓,“王吏目,你當真要留在本地支援,再不回買地去了嗎”
是的,雖然考察團還有一兩個吏目沒有立刻離開,譬如小雷要留下來辦學習班,小佘也要主持炸開滟滪堆的計劃,同時還有一一原本是兵丁出身的吏目,要留下來保護他們的安全,同時在奉節和萬州、敘州建立買地辦事處。
但他們的留下,還算是一種出差,工作做完了是要回買地去的,這樣的調動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頻繁,而王小蕓所申請的,卻是長長久久留在川蜀,甚至可以說就是留在萬州,短期內,她不準備再回買地去了按照她本人對外的原話,她要留下來,幫忙川蜀擺脫窮困,有一日成為和買地一樣的天府之國。
這樣的胸懷,無疑是讓人極為感佩的,秦都督、楊將軍這樣的大人物,都對王小蕓高看了一眼,他們雖然沒有親自去過,但也能從報紙,從游記中想象出買地的繁華,王小蕓并非鄉黨,卻為了川蜀寧可放棄這份榮華,這樣的情操絕不是一般人能輕易擁有的,這也讓她立刻在萬州擁有了相當的民望,而想必,如果她愿意去敘州一行,也能代表買地收獲不低的接待規格。
“這件事,我們已經多次討論過了。”王小蕓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糾纏太久,而是用眼神示意黃景秀,敘州幫的吏目小張就在不遠處,這不是可以深談的場合,“景秀,我之所以留下,和你其實也有一定的關系你也知道,現在離川的船票還是相當緊張的,我想把我的船票讓給你,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我先留下。”
“我希望,你在買地能好好學習,多參詳參詳我們買地的政治課本,到那時候,你就能用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發生在萬州的慘劇我和你說過很多次,你父親的悲劇,絕不是我們所樂見的,也沒有一個具體的兇手,可以說是兩種社會制度,兩種風氣摩擦之下,一個不幸的意外”
這樣的話,或許是有些太過高高在上了,黃景秀臉上有一絲不以為然,似乎她已經參透了王小蕓寧可自己留下,也要把她送走的真實動機只要黃景秀留在萬州,萬州的遺老就似乎還有一個精神領袖,他們便可方便地團結在一塊,對于敘州幫,對于買地的轉化進行頑抗。
黃景秀身上不論發生什么好事壞事,遺留勢力總能找到一個角度,把它轉化為和衙門對立的力量,那么,最好的辦法也不是把她消滅,而是將她送走,讓她去買地接受教育如果黃景秀學通了,那么她回來對于萬州的消化就有幫助,如果她始終冥頑不靈滿懷仇恨,那么,限制她返回萬州,也能壓制住她造成的破壞。
這樣的陽謀,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誰也沒有阻止的立場,因為對于黃景秀本人來說,離開萬州反而是更安全些的選擇,否則,身處漩渦之中,有太多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會把她的安危當做籌碼來算計。如果有人想要造反,那么,會不會把炮制一起黃景秀之死的慘案,攪動民憤借機生食,敘州幫又會不會有人為了預防這一點,用誰也想不到的辦法,隱秘地將她的死處理成意外,搬掉這塊危石
比起留在萬州當地,去往千里之外的買地而且是和考察團同船離去,相比之下,竟然成了黃景秀最佳的出路了,至少就連萬州的本地父老都不得不承認,買活軍一向是很有信譽的,他們大概不太會輕易取走黃景秀的性命,黃家的最后一點骨血,還是在買活軍的手上,比較更讓人放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