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和拳頭就是我們的武器,只要出得起價錢,我們為誰辦事不是辦事北海的韃靼出不起價錢,窮得叮當響,和羊睡一個鋪蓋取暖,等北海的要塞建好,他們就只能給羅剎人繳稅,但你們不一樣,你們這些華夏人”
艾放羊的表情已經說明一切了有錢啊,太有錢了他打從心底所表現出的那種羨慕和眼饞,讓人看了都忍不住多給他供點白饅頭,這必須是經年累月的饑餓和窘迫才能夠培養出的渴望,“你們吃得恐怕要比羅剎的皇族都好,還有你們的房子這么的暖和,多浪費啊就前些天那樣的天氣,剛開始下雪的話,在我們哥薩克的部落里,大家摟只狗,發發抖也就過去了,在白天我們甚至都不生爐子你們卻要把整面墻燒熱”
哥薩克人不,或者說生活在北面羅剎國地界的人,都這么能扛的嗎周老七也不由得默了一下,他感覺自己和這些北面的蠻族簡直不能算是一個物種。其實按理來說,北面應該不缺柴火,這么多森林呢,很可能人家就是皮實慣了,抗凍,沒有養成這樣取暖的習慣。
按照艾放羊的說法,參園的取暖習慣和羅剎貴族一樣奢靡羅剎貴族在冬天那肯定也取暖的,而且并不是只使用壁爐,普通人家會直接在灶臺上修床也就相當于是華夏的炕了,富裕的人家還會把這個炕修得十分別致,擁有數個高低不同的鋪位,這樣全家人都能在一個炕上休息,卻還保有一定的隱私。而羅剎貴族則會使用整面的火墻,也就是參園所用的技巧。由于他們多住在城里,木柴是較為緊缺的,城里的百姓受凍,鄉村的百姓,不敢去大貴族的山林里多砍柴,燃料也緊缺,這一點和華夏北部的民生困境倒沒有什么兩樣。
對哥薩克人來說,他們一般住在野外三不管地帶,燃料倒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工匠手藝不好,且遷徙頻繁,不是每個房子都能修密實的煙囪,如果白天黑夜都燒爐子,屋里煙霧繚繞,會積累一種毒素,晚上睡下去容易醒不來,所以哥薩克人不喜歡一入冬就升爐子,而且也注意保持房屋的通風,這就讓他們特別的抗凍。艾放羊現在最想弄明白的就是參園是怎么修火墻的,怎么能做到保暖而不漏煙周老七想,要是艾放羊去了云縣,發現人們在大概零下五度,下點濕雪的天氣就要廣泛地取暖,而且還有一種叫水暖片的東西,不僅僅是單純的火墻,他一定會覺得周圍的世界完全崩塌下來的。
易得普遍的暖氣,豐富可口的奢靡飲食,這兩點已經征服了這個哥薩克人,至于說買地的制度,易得的知識、學習的機會什么的,艾放羊壓根就不在乎,哥薩克人并不注重學習,這個民族或者說多民族的文化聯合部落,的確十分粗野,對于勢,本部落的前途,完全沒有思考,也打從心底不愿意服從任何規矩,他們的思考是很直線性的哥薩克人有武力,而且現在就在北海畔,拿了羅剎國的報酬為他們做事,只要有價格更高的東家,他們也隨時能夠投靠到這邊來。
價格是什么呢,是二道磨的精米,軋輥機壓、篩的精面,艾放羊看重的并不是土豆的產量周老七特意告訴他,土豆在高寒地區產量也很高,但艾放羊對此無動于衷,這就能看出他的思想實在非常簡單了,哥薩克人不注重生產,只注重掠奪,想吃東西去搶去交易就好了,所以他不關心產量只關心口感,米面當然要比土豆好吃一些嘍,尤其是饅頭,艾放羊說這比羅剎貴族吃的列巴還要貴重得多了,一開始他都以為華夏人是要毒死自己,他想不出除了這一點之外,這些人為什么給一個戰俘這么好的東西吃。
“其實就是放了一天多的陳饅頭,都沒那么暄了”小杉在筆記本上記下了“羅剎的列巴,大概相當于歐羅巴農民所吃的黑面包,而貴族吃的列巴相當于白面包么很好奇如果艾放羊吃了云縣的手撕面包、奶油蛋糕的話會是什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