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說封疆大吏,或者裂土封王,要實施諸侯制呢還有把大片大片的領地拱手讓人,根本不肯改土歸流,更喜歡土司朝貢的實在是治理成本太高了,得不償失,完全是賠本生意,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精細化統治”
金逢春翻完了報告,也是有些感慨,她現在明白為什么自己手里的權限這么高了,“尤其在北方,這種距離和氣候帶來的不便,實在是太明顯了,在南方倒還好得多了,北面這里,不大撒手都不行,難怪當時敏朝把奴兒干都司扔給建州人,這地廣人稀的大野地連建州人都開發不了,就這還是大陸呢,立志城還在大海島上,真是,這要不是朝廷貼錢,他們還談何立足啊且不說無息貸款什么的了,這頭一二十年,每年的航運成本都收不回來,反正都是虧的,就看這帳怎么做罷了。”
這的確是實話,良月號開動一次,都要從朝廷這里拿補貼的,否則他們憑什么往北面運糯米這種又重又賣不上價格的貨物我就老老實實地在南面跑航運不好嗎往北面走,運棉花是最有利的,到哪里都不愁賣不出去,價格也高,再次就是馬口鐵器這些精巧輕便的東西,北面需要的建材、人才、機器,如果不收取高昂的運費,從承運商的角度來講,那就是虧本。
但要說建新、立志城有能力支付那么高昂的運費,那又太不切實際了,建新是破產女金人拿最后一點本錢建起來的,立志城的當家更是差點就把自己的褲衩都當給銀行了,哪還有多余的現錢呢因此,這筆錢只能是由買地衙門來支出,這里的道理很多人一時都繞不過彎來這地兒目前都不能說完全是買地的,買地還要掏錢補貼他們為了補貼的方便,還要特意成立一個大東區委辦,還把重臣金逢春調來做主任這六姐這是圖什么呢還真是為了普度眾生,拿錢往水里扔么
“這就是國家的好處了,國家可以謀遠,而個人只能謀一時的得失啊”
但是,在金逢春眼里,換個角度來說,這卻又是一筆非常值得買賣如果站在整個大東區的高度來看的話,這不就等于是兩幫人拼死拼活地為買地在做事么買地所要做的,只是每年貼補一些運費,同時調配一些南面的工業品和城建材料北上而已。
且不說建新的存在,讓買地多了一處礦產來源,就說一點那就是大賺特賺了建新、立志,現在就像是兩臺黑天使,晝夜不停地在他們各自所處的遼闊大地上空,播放著漢語拼音,讓這種語言在通古斯和蝦夷地第一次大規模地擴張了開來,讓哥薩克人、羅剎人、布里亞特韃靼、蝦夷人、和族人、野人女金等眾部族,接觸到并且開始學著說漢語,進入了漢語文化圈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的話,買地所付出的代價,又怎么能說是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