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才是二月出頭,在云縣上船時,還要穿著厚襖子,把窗戶關得嚴嚴實實,來抵御濕冷的海風,可僅僅只是七八日的航程,如今在羊城港外,推開窗戶,撲面而來的已經是暖洋洋的氣息,透過玻璃窗打在身上的陽光,更是讓人穿不住夾襖,甲板上的水手,白天已經有人穿起短袖干活了。信王用鏡頭記錄著這些極富生活氣息而又有趣的畫面,一邊和王肖乾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雖然這道理也不假,可總不能讓所有人都跑到羊城港來見世面,這三線工程雖然耗費巨資,而且當時鋪開的時候,我就感覺似乎給工人的生活標準設得太高了些,難免有靡費錢財的顧慮,但今日看了這報道,才知道小三線建設原來還有如此深意,也就難怪要給生活區建設得那樣完備,那樣花團錦簇了,這是中樞給地方打的樣啊,那真是花多少錢都不虧的”
其實,對于這篇文章他還有很多話想說,不過,此時船行逐漸放緩,并開始更改航向,很明顯是即將到岸的表現,兩人也就忙活了起來,顧不得說這些,王肖乾也告辭回了自己的艙室去收拾行囊。他不比信王,雜事自有閹人操心,找角度拍視頻就行了。
過不得多久,只見海面上伸出一條長長的廊道,直連到海面之中,下方是水泥柱子打的橋墩兒,遠處還能見到大石塊拿水泥糊起的防波堤,堤內大小船只攢動著,如游魚一般隨著浪面起伏這是大港的標配,若是有千里眼,再往遠處看,還能看到碼頭附近的船廠呢,買活軍搞城建的時候就喜歡這么布局,只要見到這樣的港口,游子就打從心底泛起親切感來,他們知道,這是自己的地盤到了。
“到了”
信王也是精神一振,推門走上甲板,雙指縮放著尋找好的拍攝角度,不過,想要從這個距離拍清城市,這是不容易的,他很快就放棄地收起了手機,只是默然而期待地望著遠方碼頭上的小點,暗想道“巽山村還苦于水泥的不易得,整個永華縣也沒有一座水泥屋,可瞧瞧這羊城港,簡直就是一座水泥都市地區發展之詫異,竟至于此此處是六姐定下的新都,必然是她鐘愛之地,也不知道經過這五年時間,悉心建設,到底是建成什么模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