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港口停泊的船只,現在就停靠在她的隨身空間里
謝雙瑤前世就叫這個名字,穿越時三十多歲,還沒結婚,從農學院畢業以后就開始一門心思的搞錢,她做過養殖、種植,二十七歲時和某企業合作,前往非洲開辟新的業務范圍,我在非洲種水稻。幾年過去發展得很不錯,農場被國資入股,謝雙瑤也被提拔,獲得了一個還不錯的職位。穿越時她正好準備親自押運一批新研發的雜交水稻種子,以及當地農場和企業下屬其余兄弟公司需要的資源,準備從港口提貨,運往農場。由于這批資源里有些高度敏感物資,而且港口和海關貓膩不少,謝雙瑤親自帶著提單和押運員一起上船驗貨,貨輪上的中國海員還送她一瓶在當地賣到9美元的冰可樂,謝雙瑤剛打開易拉罐,還沒喝上一口,才聽到呲呲的泡沫輕響,緊跟著她就穿越了。
連口冰可樂都沒喝著天知道在鳥不拉屎的農場干了好幾個月,惦念的可就是這一口啊
冷靜下來以后她也發現了自己的隨身空間,這空間啥功能也沒有,也沒自帶什么系統,就是她穿越時身在的那個小港口,活物是收不進去的,也無法在空間內和物品產生直接交互,比如她找到的大量太陽能充電池,并不可能在隨身空間里充電完成,必須拿出來充電再收進去,但好在收進去之后狀態是維持穩定的,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變化。
更好的消息是這艘貨輪剛補充完食水,港口的冷庫里也還有不少存貨,所以她不必擔心自己會活生生餓死,也可以取走那些方便食品讓彬山人度過災荒,不過那個冬天謝雙瑤并沒有這樣做,彬山餓死了一些人,但這也沒有辦法。她等到第二年春天才拿出種子,說服父母由她來安排耕種。
這年代應該是屬于小冰河時期,平均氣溫比謝雙瑤穿越以前要冷,而且并不穩定,再加上沒有化肥,農作物減產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有一個適應地力的問題,在非洲東部,上一代雜交水稻可以達到畝產兩千斤,這批種子被農場寄予厚望,人們想要試著突破兩千五百斤的界限。但在這個氣候和土壤條件下第一年只打了六百斤一畝,這已經是個極為可喜的成績。謝雙瑤用了大半年確立自己的地位,然后她開始了自己的種田基建制霸之旅目前來說還談不上制霸,連省城都沒把他們看在眼里,而且過去十年她做得最多的其實還是教育。
掃盲,不斷的掃盲,掃到天昏地暗還在掃盲,謝雙瑤也不知道別的霸主是如何想的,或許他們的金手指是自帶升智光環,天然便能接觸到知書達禮、明理達觀的好市民吧。反正她沒有,她在非洲少不了和當地人打交道,也試著給他們掃盲。幾年的工作告訴她,人如果沒有基本的文化,就幾乎無法管理。很多人覺得古代的管理方式殘酷落后,但穿越者不管怎么制霸天下其實還是無法觸動鄉紳共治這個體制,主要就是因為根本承擔不了對鄉鎮村的管理成本。在文盲率高達90的國度,鞭子有時候就是最好最省力的管理方式。
就比如說劉老六,謝雙瑤的確展示出了一些神異,但這個對大家都只有好處,至少能讓大家從饑餓的風險中解脫出來,但劉老六就覺得她是妖孽,千方百計地想要消滅她這個妖精。那和誰說理去沒文化的人有一萬種離奇古怪的思維方式,而且特別認死理,還會放大本能的狡詐,愚昧、惡毒、狡詐、頑固,管理者哪有時間一個個溝通清楚,再對癥下藥什么的,對這些人就投到礦山用鞭子管理,飯給足了,過幾個月他反而馴服了。
非洲當地人也有很多在管理者看來莫名其妙的毛病,迷信、吝嗇,卻又喜歡把錢花在莫名的地方、小偷小摸、偷懶、聯合同鄉裹挾管理者鬧事,猜疑管理人員他們的人工足夠便宜,但管理者很快都會覺得這便宜是有理由的,謝雙瑤和這些人打了很多年的交道,無奈是情緒上的主旋律,脾氣都被磨平了。反過來給彬山流民做掃盲時感覺已經好很多了,彬山流民和以前的員工比至少好在一點,夠勤勞,這片大陸沒有非洲那么優越的條件,成天躺在芭蕉葉下,等香蕉成熟了采來吃點也能活,這里想要生存就要吃苦干活,久而久之,勤勞已經寫進了華夏基因里。
只要夠勤勞,夠服從,就可以合作,謝雙瑤連續不斷的掃盲、掃盲、掃盲,連礦奴她都掃盲,由于她神仙降世的身份,大家對她都極為信服,久而久之也相信了謝雙瑤一直在大力宣揚的邏輯只有所有人都識字,管理起來才會方便,做事才會更有效率,彬山才能做大做強。這一點的確也是實話,如今彬山識字率達到了奇跡般的99,就算是五十歲以上的老流民非常稀少,大多數老弱病殘走一半都死了,也至少能認識三百個字,熟悉拼音,可以拼讀彬山每天發出的新公告。
云山縣的識字率去年也達到了60以上,他們還在開掃盲班,希望能在今年之前達到80,把識字率和日薪掛鉤,百姓的積極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人們確實發現這樣做對提高工作效率有極大的好處。比如農民,一向被視為冥頑不靈,當然機靈懂事的也不是沒有,但那些笨的,一句話有時候要重復幾十遍才能明白,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落在謝雙瑤手里,給她調理兩年,飯吃飽了,能吃到油水了,臉色就紅潤起來,腰桿也挺直了,人居然也聰明起來,都能認得拼音了,還會每天仔細地計算著自己該到手的工錢冬日出工時也比以往踴躍了很多,而且干活干得也巧了,很少有辦砸惹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