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專業聽不下去了,靠八個人雙腿的動力,可以讓這個至少重達兩百斤的大螃蟹活動但凡學過物理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確實,感覺主播裝過頭了。
這是把我們當傻子糊弄啊。
你們這些人,再等幾分鐘看完能不能動在發表意見有這么難嗎這么急著丟人現眼做什么
以我對老婆的了解,不是十成十可行的方案,她不會拿出來。
等著打臉吧你們
笑死,我就直說了,動不了就算能動一兩下,也絕對撐不住半個小時
你們能不能有點腦子啊理論上這種方案就是行不通。
在不太科學的恐怖副本里尋求科學,本來就是某一種疾病。
兩撥觀眾雖然爭執,但眼睛都死死盯著屏幕里的畫面,都想看看這八個寨民能不能行。
趙如眉的指揮極其簡單,她說一號腿動,位于一號腿的寨民腳踩動力桿,兩條腿蹬得筆直。在旁觀的寨民視野里,只見機動螃蟹左邊第一條腿笨重地往前跨出將近一米距離。
“二號。”趙如眉緊接著說。
右邊第一條腿往前。
“三號。”
左邊第二條腿。
機動螃蟹接觸地面的腿部是由三根手腕粗木頭組成的平面三角形,它們跟腿關節的連接,僅是靠一個榫卯結構嵌合在一塊,無法靈活轉動。
隨著八條腿全部活動一遍,大螃蟹在三十來秒時間里,走出了一米距離。
這個速度跟正常勞動力的效率相比,可謂極慢。
不過這個慢是趙如眉故意為之,畢竟這才剛上手,主要是為了讓操控的寨民先適應。
連著喊了五遍后,趙如眉開始精簡喊數。
喊完一輪只需十秒。
即便有個別配合不上的,至多讓速度停滯,而不會讓大螃蟹發生傾倒之類的事故。
“先帶上工具上去,邊趕路邊練習。你們可以自己喊數,這更有利于培養默契。”
趙如眉第一個踩著螃蟹的腿部攀上蟹殼,從橫穿的樹木間隙進入高約一米五的殼內,指點道“機動螃蟹的爬坡與穩定性很好,只要不是明顯傾斜的大坡,都能跨過。”
這些寨民們雖然不懂機動螃蟹的原理,但也明白只要用力踩桿子就能讓這個大螃蟹活動。
隨著剩下二十位寨民各自帶著粗制的柴刀、鐮刀還有鋤頭,全部爬進長約五米寬三米的蟹殼里。趙如眉一聲令下,樹皮還沒剝下,丑了吧唧的笨重大螃蟹在寨民哼哧哼哧的踩踏中,開始緩慢而沉穩地向前推進。
烏西晴怔怔看著大螃蟹消失的背影,忍不住抬手,用力揉了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