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頭一天過去,一萬套的庫存就剩六千多了。
眼看著要爆,主編猶豫了,他是加印五萬套還是十萬套呢
“要么再等等等第一批的書評出來再說。”總編輯拍板定案。
主編沒客氣,翻開書給他看,“第一批的書評都是序言,都在上頭寫著呢。尤其是教育局的季局長這一句,推薦給廣大小學校長。”
總編輯一拍腦袋,“這就加印十萬套”
賀都志也買了一套,心不甘情不愿的,在書局外頭徘徊許久,終于還是楚玉原硬著頭皮去買了一套。
晚上回來,兩人腦袋挨著腦袋,一起看書。
先看的是序言。
這時候出書,能請到誰寫序,也是人脈的象征,尤其是如果能請到大家,沖著序就能保證幾千冊的銷量。
第一篇序言是廖先生的,廖先生是最先推廣白話的,他原先是個史學家,在研究古籍的時候差點沒給古人逼瘋。
史書上很多對話都是這種風格的。
xx臣臣以為。
xx君然。
然能表示知道,也能表示同意,還能表示你說得對,又有我答應你的意思。
所以這到底是答應還是同意還是我知道了呢說一句朕知道了或者朕準了真的那么難
于是廖先生一直不遺余力的推廣白話文。
他的序言雖然寫了整整兩頁,不過總結起來就兩句話。
對顧棠的白話文大加贊賞,說很多詞語他都沒想到能這么用,讀完之后不禁莞爾,此女著實大有才情。這本書值得推廣,并且期望她能繼續翻譯剩下的教科書。另外書他已經開始看第二遍了,值得細讀研究。
賀都志看完之后很是不以為然,白話文有什么難的不就是照著口語寫就行了再說小學一年級的教科書,那可不就是哄孩子的她從小三從四德的長大,對哄孩子可不就是爛熟于心
賀都志又翻到了第二篇序。
這一篇是文學大家周先生的,評價的角度又不一樣。
說她的文字雖然做不到信雅達,但是于翻譯教科書卻是一件好事,他贊同光辰出版社的評價,她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賀都志冷哼了一聲,“沒有雅,她當什么翻譯家”
“對啊,現在的翻譯家都是文學家,文字優美動人,她”楚玉原表示贊同,“她就看過女戒和女訓,她能看過什么好文章”
兩人一通發泄,又往后翻了一篇。
這一篇是滬海大學的齊校長寫的,他的評價非常高。
我們的大學課本,尤其是自然科學類,由于自己的發展太過于落后,所以有些是直接拿外國的書來講課的,但是這樣中間就有了巨大的斷層,學生也學得很辛苦。
顧棠女士的翻譯讓我看到了希望,但是我知道科學類的書籍翻譯是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的,尤其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等學科,要看懂才能翻譯出來。我希望顧棠女士能再接再厲,爭取早日翻譯完小學的課程,朝著中學課本進發。
嫉妒已經讓賀都志面目全非,讓楚玉原雙目通紅了。
“都志你也可以的你在國外留學七年,你也可以翻譯的,你的英文是跟著外國人練出來的,你比她強太多了”
“嗯。”賀都志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又往下翻了一張。
這次是教育局季局長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