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島雖也是個不算小的勢力,但葉殊與晏長瀾那回在安期島遇見楊家金丹修士時,正是在接連破除好幾個陣法之后,除卻他們與楊修士本人之外,再無他人知曉那事。再因著他們處理了痕跡,可謂毫無破綻,若清波府那位元嬰無有其他手段,能尋到他們這兩個“兇手”,才是當真是怪事。
如今看來,楊老祖的手段確是平常得很。
于是葉殊便將此事拋諸腦后,再聽一聽其他消息。
不多時,就有個修士似乎被同伴激了一激,言道:“百島海集就在七日后,是我自一位叔父口中聽來。據說是一位能測算海集之日的前輩處傳出的消息,再過個三四日就能有確切消息了。我唬你們作甚?回去好生將手中的存物理一理,到時正可與人換取……”
這話一出,眾修士紛紛驚異開口:
“此言當真?海集在七日后?你若哄我,我可是要同你做過一場。”
“若是如此,我馬上就去收拾儲物袋,從前得了幾樣好東西,偏又不合用,就等著百島海集之日能與人交換……”
“你那叔父所得消息可靠否?”
“真是難得,海集之日總不能定下,這回倒是早些……”
許多議論聲響起,叫整個大堂都有些嘈雜起來。
葉殊耳微動,也將“百島海集”這詞聽進耳中,不過他回憶來到海上后看到的典籍時,卻對此陌生得很,并不曾見到詳細記述。
因此,若要將之弄清楚,還須打聽一番。
客棧里,來去的伙計消息最是靈通,晏長瀾明白葉殊心思,招手叫一名伙計過來。
那伙計也是個眼明心細之人,見狀連忙來,側耳聽候吩咐。
葉殊便問:“那百島海集是怎么回事?我等初來乍到,倒不曾聽說。”
伙計一聽他問這個,連忙笑道:“此事晚輩確是知道。”
葉殊道:“你好生說明白,自有謝禮。”
伙計精神一振,立即仔細解釋道:“要說百島海集,須得先從隱仙島說起。此島顧名思義,是時常隱沒的一處島嶼,少則三五載,多則十余載,在這海域東北方向方圓萬里的海域之內出現,但偶爾靠東一些,偶爾靠北一些,具體何處則是不定。而一旦出現,半月過去島上便有濃霧出現,一日后,濃霧散去,島嶼消失,不知去往何方。”
“此島怪異,就有諸多修士十分好奇,可經由一番探索后,他們卻發覺這島嶼只不過是一處荒島,上面除卻幾十株不知名的巨大樹木之外,再無他物。這些樹木枝葉伸展篷蓋如云,每一株都將整座島嶼劃分為一處區域,只在枝杈的縫隙中能透出光亮來。然而又一番探索后,眾修士卻發覺,這巨大樹木一旦砍伐、樹葉一經采摘都會化為灰燼,且有葉無花無果,當真是半點用處也無,叫人興致缺缺……”
“再后來,有許多修士在濃霧起時并不離去,卻驚恐體內生機盡數被濃霧抽走,只消半刻左右便會隕落,僅有元嬰老祖絲毫不受影響。與此同時,濃霧持續的那一日里,諸多巨木生出的那些樹葉中,便不時有些許葉片化為金色,絲絲霧氣于其上匯聚為金色液滴,于元嬰修士之修行有不小的用處。一日時間不長,金色葉片卻很難尋,元嬰老祖之間若是彼此爭斗,反而浪費了時間,最終收獲寥寥。”
伙計似乎并非頭一次與人說,正是眸中發亮,說得極為順暢,此刻他又故意一嘆,道:“也陸續有幾個元嬰老祖干脆留下不走,孰料此后再不曾有人見過他們,其留下的魂燈也都熄滅,可見其命已殞,極為古怪駭人。因此,便是老祖們也不敢破壞了那島嶼的規矩。”
“于是此島不適合建宗立派,靈氣還稀薄,只有那金色液滴對元嬰老祖有大用,被取名為‘隱仙島’。后來許多老祖干脆早些過來,與同道互相交換不用的資源,之后又將自己的晚輩弟子帶過來彼此交換,再后來無數散修見有諸多老祖在此,使島上之人都收斂許多,也來此處交換自己不用之物。久而久之,各方勢力組織起來促成大集,眾多老祖也一同定下規矩,就定了在隱仙島出現之日起,諸多勢力、修士皆可上島擺攤。一旦占據了攤位就不能肆意改換,也不可仗勢凌人,島上不可互相爭斗等,一應交換方式,皆由攤主自定,旁人也不能勉強……”
“漸漸地,這大集就名為‘百島海集’了,不過參與其中的島嶼絕不止‘百島’而已,乃是海域上不容錯過的盛事。無數修士過去或是擺攤,或是做客人與人交換,在那處有幸遇見高境界修士的機會也更多,還曾有散修成功在集會上被元嬰老祖看中,收為弟子,這大集就越發吸引人前往。待島上大霧飄起、尚未將整座島嶼籠罩住時,元嬰以下的修士迅速離開這島,可安然無恙。之后則是諸多元嬰老祖留島收取金色液滴,相助他們的修行。”
伙計一通說明,在提起“元嬰老祖看中”時,面上也不由露出悠然神往之色,不過他到底是說慣了的,很快收斂神色,笑道:“每逢隱仙島即將出現時,總有那擅長卜卦的修士能算出大致時日——也無大用,只是叫眾修士知曉后早些做準備而已。兩位前輩想必是聽人在小店說起此事,咱們回夢島上有聽風樓,只消去此處花上些靈石,到時不必兩位記掛,聽風樓自會安排妥當,在隱仙島將要出現時,將兩位穩穩地送到島嶼附近。”
葉殊聞言,心念微動,面上則是不顯,只取出一把靈石給了這伙計。
伙計得了靈石,頓時眉開眼笑,見葉晏二人再無其他吩咐,則迅速退下,不打擾兩人議事。
葉殊才同晏長瀾說道:“可惜了,若是風劍主在,以他的本事,定能收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