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峰更是驕傲“還行吧,我們九州醫學發展很快,如果等施耐德夫人好轉,你們可以嘗試來我們九州養老。”
“不錯,還行,我對九州這樣謙虛的文化”施耐德教授搖頭。
就這樣大眼睛醫生眼睜睜看著,羅鵬進入到了最為矚目的討論區,還特別害羞撓著后腦勺。
時間來到7月初,九州急診醫學雜志第一期發布,因為籌備了三個月多,所以第一期內容非常扎實,幾乎涵蓋各個領域,本期期刊足足二百多頁,可以說相當于一本書的厚度。
作為知名急診刊例幽州急診學,在之前一直屬于醫學期刊的三區,影響因子在42,這一次期刊升級,自然有著沖向二區的決心。
一般醫學期刊的一二三區區分,計算用的是三年平均影響因子,一區代表著頂尖的5,這里基本都是國際期刊,二區影響因子則是6到20,代表著高水平的意味,至于三四區,自然也就次之。想要從三區沖往二區,挑選的論文質量都需要很高。1
作為在急診領域備受矚目期刊,九州急診會被每個醫院收錄。
秦合醫院某會議室。
好幾名正在休息的幾名主治、住院醫師和實習生就圍在一起學習新到的各類期刊。
“是同名同姓的人比較多我目錄還沒掃完就第三個林熙冬的名字了不是說想沖擊二區么,怎么還找人水論文”急診一個住院醫選擇了九州急診,只是拿到手后看到目錄,忍不住感慨。
“林熙冬,好熟悉的名字。”一直低頭看著另一本期刊的住院醫轉移了注意力。
“揚老師那天肝包蟲手術的助理就是林熙冬,她不是普外”肝膽科的住院醫對那天揚琴老師的直播記憶很深。
“可能不同醫院科室安排助手吧,那天助手配合很利落經驗,基本功很扎實。”
“可是都是一作我看下,骨科,普外,介入,婦產科還有液體復蘇,涵蓋的領域,一共8篇,臥槽,這個液體復蘇整整三十多頁我翻進去,這個林熙冬來自越醫急診科。”
“越醫林熙冬我記得有一個同名大佬之前在骨科發布過不少高優質的論文,是王德明老師的學生,而且新發版的教科書骨科手術學里面也有這個名字,是同名么那可是骨科大佬啊。”
“應該是,都是越醫急診,最知名的那篇骨科的力學模型我老師跟著參考過。”在骨科輪轉的實習生印象很深,“我老師說很厲害。”
“不會吧只是同名到有些夸張。還是說這本要湊齊龍珠,就把自己當水刊么算了,先看看吧。”
“嗯,看吧。不管同名與否,這質量能見真章。”
會議室,又歸于了平靜。
林熙冬以往的論文,因為王德明的關系,更多都偏向骨科,其中影響因子最高就是骨科領域的一區期刊骨科,但是數量并沒有集中到一期期刊里就包含超過7篇,甚至涵蓋各個領域這種程度。
林熙冬的名字,第一次因為九州急診醫學雜志在九州各個醫院留下了不少印象。
而關于液體復蘇理論綜述的影響力,從這一刻開始才剛剛開始慢慢顯露它的意義。
作者有話要說1期刊一二三區解釋引用百度,期刊的分類很多,這只是其中一種。
節日快樂
地圖回歸越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