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科研手術室,越醫級別規格最高的手術室,也是一年前曾經林熙冬第一例斷指再植手術的地方。
小葉子的手術是早上6點鐘就開始,即便這個時間點,手術室外,這次還是密密麻麻的圍觀醫生。其中還包括器械科的張昱墨主任,帶著最新上市的第一代iad坐在了角落。
牛主任是已經習慣李永豐搞的陣仗,但還是忍不住吐槽“我說,你這是把院里所有實習生都叫過了么”
椅子后排站了整整兩排人,看起來人頭攢動,因為都是住院或實習,沒人趕坐下來。
“對啊,這樣的手術機會難得,牛主任,你是不知道,我聽秦合來的幾個醫生都說,他們秦合一年都做不了幾例,而且這次手術患者還是自體肝移植中年齡最小的患者,突破性新聞啊,我和葉主編說了,等小葉子康復出院,就寫頭版頭條”國字臉的李永豐憨厚笑著。
“你倒是自信。鄭院長你怎么也在”牛文光又看向了他旁邊嚴肅面容的鄭志英。
“張逸的手術項目申請表到我這里了,我來看看,才能早點去和衛健委那邊整理同步。”鄭志英推了推眼鏡,囑咐道,“之后我們腫瘤中心,除了戴主任作為總負責人,也有張主任做移植相關項目負責人,林醫生會作為特邀專家,這個項目在今年因為是臨床實驗階段,所以價格這方面我會和醫務處溝通,后續你們急診的獎金審批會多出一部分用來配合這個手術項目進行。至于病房病床,就直接在新建的腫瘤中心開辟一部分專門用來給這類病人。”
作為越醫的王牌科室,腫瘤科已經正式掛牌為腫瘤中心,原來放射科主任戴菁就是領頭人物,而這次開展的自體肝移植術氏就是新項目。
醫院開展新項目或新技術,都需要有申報審批流程,鄭志英看著里面戴著顯微鏡的林熙冬,正快速在處理肝動脈及膽道系統的精細花重建,忍不住夸獎了一句“她的顯微外科從斷指再植水平可見一斑,你當初敢讓她上臺的決定是對的。”
別看腫瘤剝離肝臟從原理上里說簡單,但如果沒有細致的顯微外科實力,這樣精細的活根本沒辦法做,或者說,很多高精手術都沒辦法開展,這也是為什么當初牛文光建議林熙冬直接從斷指再植展開手術。
在移植手術中,其實血管外科占據了很重要的工作,這也是林熙冬做移植手術完全不會被質疑的原因之一。
而且林熙冬的血管修復水平,揚琴教授都曾私下和鄭志英說過,即便她年輕時候,都不如林熙冬。所以她很可惜,在怎么邀請,都沒有說動林熙冬。
鄭志英自然也知道,如果不是牛文光有這樣的魄力,林熙冬現在不會如此堅定留在越醫。
“一般一般,我老牛的眼光嘛。”牛文光充滿自豪感,就跟喝了幾斤二鍋頭一樣,畢竟,這可是鄭志英的夸獎。
財神爺的夸獎,就帶來更多的經費,他們急診又可以添人,而距離急診中心又進了一步。
“林醫生的科研課題定好方向和開題,你讓她向學校申請項目。這個科研項目需要院里教授們評估,你以后就護不住了。”鄭志英無奈提醒,“等到科研項目和移植項目順利落地,后期我準備讓她做學校的帶教老師,科研與臨床并行。”
如果申請項目成功,意味林熙冬有資格做學校的教授,直接作為科研帶教負責人。
手術畫面里,羅鵬的血管阻斷,袁元的灌注配合,沈凱的血管縫合,還有和樓亮亮這個輔助,這四個人的成長,其實也是這臺手術順利進行的亮點。
即便張逸作為手術的第二主力,也是無法掩蓋這四個醫生跟著林熙冬后的成長變化。
所以鄭志英才這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