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琳花繼續定立了片刻,慢慢回頭,望著姜含元,目露迷惘之色。
“將軍姐姐,你也覺得我不開心嗎可是不應該的。現在王兄很高興,一起來的人,都很高興。我也是”
她喃喃地說道。
姜含元知她所言,指的應該是婚事。果然,她繼續說道“這回早在去雁門之前,我便知道了父王和王兄他們的打算。我是接受的,真的,我愿意為八部擔起我當做的事。現在事情成真了,我應該高興。可是我卻高興不起來,我甚至有些害怕”
她頓住,望向皇宮的方向。
這是一個滿月的夜晚,天空漆黑,圓月孤懸,照著下方的那處所在。
“你怕什么”
“我怕那個皇帝”
蕭琳花收回目光,遲疑了下,終于還是說了出來。
姜含元一怔。
“我本來以為,我是認識他的。可是后來,我才知道,原來他根本不是我當初以為的那個人”
蕭琳花的眼前浮現出當日楓葉城外的樹林里,那少年將她哄到樹后,蒙了她眼,哄她不停唱歌,自己借機偷偷溜走的一幕。那個時候,當發現自己被他欺騙利用,她雖也十分生氣,但過后氣消,每每想起,懊惱之余,也似添了幾分親切之感。因那大魏的少年皇帝于她而言,不再是遙遠的高不可攀的模糊形象,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之人。
然而那種感覺,如今已是蕩然無存了,想起當日,她甚至有種不真實的虛幻之感。
從前她印象中的那個少年,和如今的這個大魏皇帝,他們真是同一個人嗎
事情還要從幾個月前說起。當時她的兄長協同魏軍已攻下燕郡,戰局變得明朗,勝利指日可待,她卻發現父王非但沒有變得輕松,看起來反而仿佛比從前更加憂心忡忡,終日眉頭緊鎖。戰事結束后,王兄歸來,父王和他議事,屏退旁人,她猜到或是要商談自己的婚事,悄悄潛去偷聽,卻沒想到,竟聽到了些關于大魏攝政王和那個少年皇帝之間的一些隱秘之事。雖然都是父王自己的猜測和推斷,但因為一直沒有放棄和親打算的緣故,此前他一直關注著大魏的的朝堂變化,應當有他的消息來源,他說的那些事,極有可能是真。那時她才明白,為何父王此前心事重重,他應該是吃不準大魏的朝堂將是如何的走向。后來很快,父王的擔憂消失了,一切都順順利利,什么變故也沒發生,攝政王出了長安,少帝親政。她的婚事也如父王所希望的那樣,順利達成了。她的兄長和此次一同前來的八部之人,無不興高采烈,她表面上看起來也很平靜,但心里的失望和惶恐,卻是揮之不去。
她再也忍不住了,撲到姜含元的懷里,借著酒意,傾訴著心底壓抑了多時的茫然和惶恐。
“他怎如此可怕,涼薄至此地步我不聰明,可是在楓葉城的時候,我就看了出來,你和攝政王對他是真的好。你們怎么可能對他不利他應該比我聰明很多,他怎么就看不出來”
她閉目,含含糊糊地道“我本以為他還算是不錯的沒想到,他其實是那樣一個人我瞧不起他我也有點害怕,待到我入了宮,我不知道將來會是怎樣,他會如何對我”
姜含元驚訝。
她早知道蕭禮先這次來長安的目的。和親是順理成章的。這不但是八部的愿望,于大魏而言,除了能進一步維護戰后邊地的穩定,迎八部王女入宮為妃,也是對八部此前出兵協同作戰之舉的嘉獎,是一種榮譽的給予。蕭琳花之前看起來毫無異樣,姜含元以為她對這樣的安排是滿意的,無論如何,將來她在宮中的地位絕不會低,至于別的就看將來她和束戩投緣與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