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城的守城之戰,到這一日,已是持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
一個多月前,當大赫王獲悉是欽隆統領著人馬往八部發兵而來的時候,他便知道,僅憑自己和他能夠完全調度的鹿山兩部人馬,絕無半分能夠抵擋的勝算。
欽隆是狄國當朝數一數二的猛將,不但如此,此人喪心病狂,毫無人性,素有人屠之名,叫人聞風喪膽。當年從故晉手中奪走幽州州府燕郡的便是此人,入城后,士兵燒殺奸,淫,無惡不作,據說,屠城過后,晉人平民的尸體堆疊成山,最后只能放火焚燒,大火沖天,七天七夜,火才熄滅。
南王府此次派他前來,可見對這次的發兵,抱了何等勢在必得的強烈欲望。
當時大赫王便立刻派遣信使向雁門求助,前后總計派出三撥,沒想到半路之上,全部都被白水部王截殺。
在他最后一次發信的當天,被迫帶領人馬,退入他經營多年的楓葉城。
唯一的希望,就是雁門援軍早日到來。
照他的估算,如果這一回神明垂憐,消息能夠送出,路上大約需要十來天。雁門軍隊倘予以回應,立刻發兵,最快,預計也要個把月的時間。
也就是說,在一切都順利的前提下,楓葉城必須堅守至少一個半月,才有可能盼到援軍的到來。
欽隆領兵追到楓葉城,親自坐鎮,在城外扎營,指揮攻城。
這對于楓葉城中的軍民來說,是何等巨大的威懾和壓力。但懷著援軍到來的希望,憑借著楓葉城的牢固,城民在大赫王父子的率領下,硬是抵擋住了城外組織發動的多次進攻。
原本,倘若就這樣堅持下去,守一個半月,縱然艱難,代價必然也會慘重,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八天之前,守城進入第二十日的時候,城外停止了強攻,改在半夜時分,突然朝著城內,發射箭頭裹有火油的火箭。
至少二三十萬支箭頭帶火的箭,組成了一波又一波的箭林和火雨,沿著城池從四面八方飛過城墻,射入城中。
如今正是秋天,風干物燥,火攻持續了一夜,城內四面起火,大火蔓延,不但傷人無數,更是燒了許多民房。
大赫王在這場火攻中也受了傷,傷情不算輕。不但如此,那一夜的火攻,帶來了另外一個堪稱致命的后果。當夜風勁,大火蔓延開來,朝著城中的糧倉卷去。糧倉在下風口的方向。蕭禮先領人奮力搶救存糧,但火勢卷燃實在太快,最后搶出來的,不過十之一二。
存糧是守城的重要保證。城中的糧食原本足夠軍民自給,堅持三四個月也沒問題,如今付之一炬;城里到處是無家可歸的恐慌平民;城外借機又發動猛攻,三天之前,城門險些被破。是蕭禮先和負了傷的父親一道登上城墻,領著一干忠誠勇士浴血抵抗,加上對方似乎缺箭,無法在攻城中發動殺傷力極大的配合箭陣,最后方暫時退兵。
但顯然,城外補給很快就會送到,而楓葉城的口糧卻很快就要消耗殆盡,盼望中的雁門援軍,在消息送到的前提下,算著時日,最快也還要半個月才能到達。
口糧緊張,大赫王受傷,人心浮動,恐慌擴散。這樣下去,能不能再堅持半個月
還有一種可能,蕭禮先甚至不敢多想。那便是即便他這邊還能堅守下去,誰知道援軍到底何日到達甚至,他們會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