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為了鼓舞士氣,他對部下總是一再強調,雁門援軍必會如期到達。而實際,他自己的心里,完全沒有底氣。
城門附近的建筑在八天前的那場火攻中燒得夷為平地。中午,蕭禮先在附近臨時設的一處指揮所里,正向郎中詢問著父親大赫王的傷勢,忽然,他聽到城外傳來了陣陣尖銳的呼嘯之聲,頓時一緊,以為城外敵營又預備發動進攻。他迅速出來,登上城墻,遠遠看見敵營未動,遠處縷縷灶煙升騰,應當正在埋鍋造飯。
在城門附近發出喧囂聲的,不是別人,是白水部王的人,其中的領頭者,便是白水部王的兒子,名叫葉金。此人帶著百余人,于城門外那片早被火油燒得焦黑的空地上來回騎馳,發出陣陣挑釁的呼嘯之聲,看見蕭禮先出現在城頭,高聲說道“蕭禮先趁著昌海都尉還沒到,我勸你和你那個老不死的父王及早打開城門,一起跪在地上,叫我三聲爺爺,再把你的妹妹獻上,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小王我說不定會去欽隆將軍面前求情,饒你父子賤命否則,等昌海都尉回來,攻破了楓葉城,到時候,你們就是跪地舔我的腳,怕也是來不及了”
大赫王女蕭琳花素有美名,乃八部第一美人,葉金從前求婚被拒,一直懷恨在心,此刻借機出言羞辱。他的隨從跟著狂笑,笑聲里夾雜了污言穢語,隨風陣陣傳上城頭,委實不堪入耳。
城頭上的士兵無不憤怒,紛紛往下射箭。奈何那一干人縱馬躲到了一堵防御坡后,繼續朝著城內大喊,言語里,除了羞辱蕭家父子,更是散播恐嚇。
“城里的人都聽著,別以為你們當縮頭烏龜,我們就不知道了,城內的糧草都已燒光我再告訴你們,魏國援軍也到不了了欽隆將軍親自前去狙擊,魏國人全軍覆沒,如今全都死在了半道你們還在做夢,以為他們會來救楓葉城守不住的趁早打開城門,獻上蕭琳花,欽隆將軍或還考慮饒了你們,否則,等到昌海都尉回來,到時候,你們全部死路一條”
葉金此言,并非完全是在恫嚇。
狄國大將欽隆向來自負,此番出兵之前,根本沒將八部放在眼里,唯一的考慮,就是來自魏國方向的援軍,但也并未過多上心。他原本計劃盡快破城,然后調轉方向,對付路上的魏軍,將那支人馬截殺在半道,送魏國一個下馬威,以此開啟對魏國的宣戰。
不料楓葉城這里也不好啃,耽擱了他快一個月的時間,竟遲遲沒能拿下,想起出兵前在南王面前夸下的海口,未免有些急躁。
此次發兵之前,他曾往楓葉城里派過細作,知道城中糧庫的方位。那夜便趁著風向對,風又大,改強攻為火攻,城內火光沖天,過后,城外的大片野地之上,隨風落了一層厚厚的沒有燒盡的稻黍殼,從數量來看,應是出自糧庫。欽隆由此判斷,城內存糧已毀,知蕭家父子堅持不了多久了。隨后,他又獲悉消息,那支雁門來的援軍勇不可擋,路上竟已連破自己設下的兩道關卡,如今正往最后一關行軍而來。
楓葉城里的蕭家父子在欽隆看來,由他攻打,是殺雞用了牛刀。他此番出戰的主要目標,是消滅魏軍。如今蕭家父子如同拔了爪牙的困獸,只要等到他派回去的昌海催來了短缺的輜重,拿下是必然的事。他豈肯在此空等。三天前,將攻城之事交給了麾下另外一個名叫蘇魯的都尉,統御包括白水部王父子在內的八部叛軍,隨后自己親自趕去,要將魏人迎頭截滅在半道之上。
楓葉城里的人馬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最大的動力,就是相信魏國援軍很快就能趕到。此刻葉金這個八部叛徒的言語隨風送來,鉆進城頭士兵的耳中。雖有頭領呼喝,道葉金是在危言聳聽,命人不可聽信。然而眾人心中,難免還是感到了些恐慌,射箭的手速隨之慢了下來。城外葉金那一伙人有所覺察,知攻心奏效,愈發猖狂。
蕭禮先立在城頭,拉弓,瞄準城外那道上躥下跳的身影,正要將人射倒,忽然,對面遠處那片平原的盡頭,地平線上,出現了一排騎兵,影如游龍,又如一片投落在地的碩大的烏云,黑壓壓一片,朝著楓葉城的方向,正快速地鋪展而來。
正午太陽當頭,陽光刺目,又隔著些距離,一時看不清那一支騎兵的樣貌,但對方是從狄營的后方來的,那里通過去,便是幽州。
毫無疑問,這一隊新趕到的估計有兩千的人馬,應當就是葉金口中所提的昌海都尉的人了。
城外狄營里的反應,也佐證了他的猜測。這一支人馬越來越近,迅速奔近,已是隱隱能夠看見馬上那些騎兵的服色,正是狄軍無疑。狄營里起了一陣騷動,有人列隊出去迎接。葉金一伙人扭頭張望了幾眼,興奮不已,狂吼“昌海都尉回來了昌海都尉帶著補給后援回來了楓葉城今日必破蕭家父子,受死吧”
蕭禮先知應當很快又要有一場新的慘烈的攻防對戰降臨。甚至極有可能,這或將是一場關乎全城命運的最后的生死之戰。
他看著遠處那一支越來越近的狄人騎兵,壓下心中涌出的那種近乎無力的慘淡之感,也顧不得葉金這種無恥的叛徒了,放下弓箭,提起精神,號令城頭士兵立刻加緊守備,自己隨即轉身,沿著登階,奔下城頭,正要呼喚人馬備戰,竟然看見大赫王身披戰甲,在七八個族人和部將的隨護之下,朝著城頭這邊疾步而來。
大赫王的傷勢不輕,這幾天休戰,他在臥病養傷。蕭禮先沒想到他此刻竟然又身披戰甲出來,奔到近前,一把扶住了人,說道“父王,這里交給我,你不用上去”
大赫王道“這里有我,還有你的這些叔伯,不用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