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她才終于明白賣酒人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大約是“我記住你了”。
下午兩三點時間,魯道夫等演員,還有其他剛從夜生活緩過神來的人陸陸續續抵達劇院,裝模做樣地開始開嗓,準備練習。
而此時黎覺予已經獨自排練一上午了,進行第不知道多少次練習了。
有演員揉著太陽穴走過來,說“法國是沒有夜生活嗎怎么你不跟我們一起玩”
“今天晚上我們要去曼哈頓的天星夜總會,來嗎”
法國沒有夜生活嗎當然有。沙龍讀書會夜間散步和咖啡廳歌劇,哪個不是通宵的,只不過黎覺予從來不去罷了。
不過她也沒表露出內心想法,只是禮貌微笑拒絕了“不用了,我比較早睡。你也知道,華夏人比較熱愛工作和養生。”
這話一說,對方就都沒再勸黎覺予休息了。
受民國大批留學生影響,華夏人敬業又節制,成為每個國家、每個種族都公認的事實。之所以會邀請黎覺予,也是因為她外語太好,百老匯后臺又少華夏人,從而造成的誤會罷了。
可是她的拒絕,卻莫名吸引劇院后臺其他人的主意。
搭檔魯道夫頂著壓力跑過來,勸說道“在美國還是合群一些比較好,不然容易被孤立。”
說完他就逃跑了,像是生怕自己和黎覺予扯上關系。
魯道夫扮演者juff是意大利人,他的勸告同時也是美國的生存法則,就跟艾倫的“笑與不笑”準則一樣,值得黎覺予聽一聽。
但告知來得太晚魯道夫走后沒多久,一群表情浪蕩的陌生人,忽然找上黎覺予。
她抬頭上下打量來者。
男男女女三四個,統一穿著百老匯文化衫、徹夜未睡蒼白臉龐,因為酒醉虛晃的腳步,被掏空的身軀,讓黎覺予想起在法國劫持她的流氓。
見狀,她微微后退一步,警惕地問“請問有什么事嗎”
“也沒有,就是聽說有人無視美國文化,來看看是怎么樣的人罷了。”陌生人的領頭說道。
黎覺予認識這個人,好像是百老匯工作十來年的老員工,現在在隔壁劇院出演音樂喜劇。
他也不知道黎覺予認出自己,依舊自說自話“原來是林恩導演帶進來的關系戶啊。”
“”
黎覺予無語。
如果這就是孤立,功底還是太弱了。
如果是她來欺負這個外來客,直接用“對方可能會舉報賣私酒員工”的理由,私下傳流言,就足夠讓美國人團結起來趕走那人了。
“是的,林恩導演是我最好的朋友,怎么了”黎覺予回答。
坦蕩蕩的模樣讓來者面面相覷。
就,不是說華夏人都很愛面子,不愿意暴露交際關系網的嗎怎么這女的如此不同。
領頭有些結巴了“啊這樣那,嗯,那你女主角肯定是走關系進來的吧”
“沒錯就是這樣,關系戶”
“你太丟你們國家的臉了。”
“撲哧”
嘲弄聲和嗤笑聲同時響起。
這是怎么樣的畫面前來挑釁的人語無倫次,被挑刺人黎覺予卻在悠閑地擺弄起裙擺。
她漫不經心地說“你行你也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