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30歲的周辰溥被重塑三觀,心想現在的年輕人都那么厲害嗎
周辰溥身后坐著個瑪麗的男粉絲,是法國人,從開場到現在一直跟周邊聽眾介紹瑪麗,夸瑪麗的好這種行為放到現代,有更好的詞可以概括,那就是“安利“。
“瑪麗是從法國來的,克里希劇場的小紅星。“
“經過百老匯大眾面試赴美,打敗許多百老匯老演員“
“對的,瑪麗是華夏人“
聽到這里,周辰溥好奇回頭望了一眼,發現說話者是個長相精致的法國小帥哥。
別人稱呼他為安托瓦內特導演,年紀差不多在二十三上下,又是一個英年成才的年輕人。
莫名的,周辰溥感覺自己輸了。
在看這個歌劇前,他一直覺得自己二十三踏出大學校園,二十六華爾街成家立業,算是國內還不錯的水平。結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反倒是他太過自信。
那名導演沒有發現周辰溥探詢的目光。
自從舞臺上表演結束,黎覺予登場謝幕后,他就閉緊嘴巴,目光不移一瞬地緊盯舞臺,然后沒等息演鈴聲敲響,導演又急匆匆站起來,朝門外跑去。
不只有他,還有其他普通觀眾。
他們步伐慌亂,都朝著同一個方向。
似乎在周辰溥不知道的地方下過一場錢雨,全場只有他一人不知道要去撿錢一樣。
“這些人要去哪“他干脆詢問身旁熟悉百老匯的美國人。
舊金山商戶瞄了一眼,說“他們要去后臺呢。“
“在法國,表達對歌劇演員的喜愛是后臺贈送鮮花,但在美國,表達喜愛就是堵門口。這些粉絲要趁表演沒完全結束,提前蹲點后門,和瑪麗說上一兩句話呢。“
““
有點蠢,但很心動。
周辰溥也想見瑪麗,跟她說一說他們這些年來的緣分。
可等兩人來到后門后,才發現事情沒那么簡單粉絲一圈一圈團團圍在防火梯門口,有男有女,摩肩擦踵,水泄不通。
他嘗試抬頭遠眺,卻除烏壓壓的人頭外,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勉強看到剛剛后座的導演,正十分虔誠地站在第一排的位置上。
緊接著,大都會歌劇院的后門,毫無預警地打開了。
那張周辰溥偶爾半夢半醒時分浮現腦海的臉,此刻真實地出現在他眼前。
等黎覺予從后門出來,差點被門口人山人海的景象嚇到。
難怪剛剛,魯道夫演員juff喊她別那么快回家,至少多等半小時,趕最后末班車回家。可黎覺予不想讓林恩久等,還是出來了。
臨走前她還說“我又不是juff,粉絲能多到哪里去”
總不能比現代粉絲機場接機可怕吧
結果她一出來,尖叫歡迎聲一浪蓋過一浪,震得她沒反應過來的腦袋嗡嗡作響。黎覺予疑惑地說出見到粉絲的第一句話“我不是juff呀。”
“我們就是來等你的”某一個嗓門大的粉絲高喊回去,不愧是歌劇重視聽眾“我太喜歡你扮演的咪咪了,瑪麗,可以給我的衣服上簽名嗎”
“我想要和瑪麗擁抱”
“瑪麗結束本季波西米亞人后,還有什么別的歌劇工作嗎”
黎覺予人都傻了,白愣愣地站在后門,和周圍外國人比小小一只。
就在場面即將陷入無言尷尬的時候,林恩及時跳了出來,說“我是瑪麗的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