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老匯,想要成為人氣紅星只有兩個辦法。
一個是你比她好看唱得好,一個是你讓他著迷,這句話閱讀起來要注意她他介詞。所以黎覺予能在舞臺上讓juff著迷,代表她具備走紅的條件。
現在,這種條件只需要一個契機就能爆發。
而這個契機就是波西米亞人。
整部歌劇,大家只有趁咪咪不在的時候,像往常一樣低聲討論劇情,可等咪咪登場后,所有聲音都被吞噬了,仿佛觀眾席上的各位,也跟著魯道夫的心情一樣,被這種如夢般脆弱的魅力震懾,進而淪陷。
漸漸,歌劇推進到第四幕。
“咪咪如何了”科林唱,語氣中帶著一種下級階層常有的憂慮。
熟知劇情的觀眾,這時已經將紙巾捏在眼下,隨時隨地準備爆哭一場了。
穆塞塔笑著對科林唱“咪咪睡著啦。”
幾人回頭望去,發現另一好友詫異地用手指探咪咪的鼻下,嚇得跌倒在地,驚慌大叫“咪咪,已經沒有呼吸了”
明明剛剛,穆塞塔還為咪咪戴上一副皮手籠,咪咪對著他,對著觀眾席上大家的方向,露出蒼白又美好的笑容,唱“謝謝,我的手再也不會冷了。”
首尾呼應。
“我,我,要睡了”即使瑪麗躺在床上,依舊唱得氣息穩定,但觀眾都知道,一覺過后,咪咪從此失去生命,用她的死結束一場歌劇。
咪咪的死亡,對于“剛愛上她”的魯道夫來說,是件難以接受的事情。
他渾身顫抖,流著淚呆呆摸索到咪咪身邊,抱著小聲呼喚愛人的名字,情緒之濃厚仿佛演員本人死了女友。最后,他捂著似乎已經破碎的心臟,在舞臺上失聲慟哭。
感性的女觀眾們,眼眶濕潤微微泛紅。
較為遲鈍的男觀眾們,則是注意到咪咪扮演者瑪麗,就像一個睡美人一樣。
明明聚光燈全數打在四名唱歌的男演員身上,只分到一絲半縷燈光給咪咪,然而她那張細膩瑩白的臉,依舊在黑暗中閃閃發光,仿佛演員本人就是發光體。
如果黎覺予知道臺下男觀眾的評價,一定會原封不動轉述給蜜絲佛陀先生,感謝他專門把控的妝容不僅讓黎覺予學到許多,還在首演舞臺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咪咪死后,交響樂迸發出激烈的音調,發揮出歌劇該有的感染力。
長達兩個小時的表演就這么結束了。
幕布呼啦啦地從兩邊向中間延展,擋住全部舞臺,只剩下一片黑暗。
與此同時,觀眾們熱烈的掌聲,也便隨之響起。
他們目光緊盯幕布中央,等待歌劇演員們出來謝場。最先出來的是四位主要男演員們,魯道夫的扮演者眼淚鼻涕還沒擦干,不好意思地當著大家的面,用力吸了一下。
批評家和juff的粉絲們,都報以善意一笑。
可能很多人沒意識到,剛剛他們發現謝場演員中沒有咪咪,潛意識里隱隱有些失望。
所以等黎覺予手提長裙,從幕布后最晚現身的時候,前排觀眾幾乎都站起來了,盡可能表達自己對這個女高音的喜愛,“唱得太好了”,“加油”
而黎覺予只是靦腆地笑,像一個真實的18歲少女一樣。
周辰溥也跟著扯開嘴角,暗暗輕笑一聲。
說黎覺予是天真少女,他是肯定不會信的,人的閱歷和生活經驗掛鉤,從已知現實來看,對方前后在三個國家工作并取得較高的成就,換算成年齡后,大概有二十五、二十六了吧
周辰溥低頭翻閱節目單,找到咪咪一角介紹欄。
上頭寫著“瑪麗,20歲。”
“”周辰溥不敢相信,嚴謹認真地又閱讀一遍。
然而這出波西米亞人,只有咪咪一個女高音,不存在看錯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