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恩、費爾森呆在酒店的日子,大概過去三天還是四天。
黎覺予自己也不太清楚了。不去百老匯后,她就沒那么執著于幻境,而是正常睡覺起床,偶爾在外面走走,刻意避開華爾街的地方。
不然看到節節攀升的股票曲線,她保證不了自己能不心動。
忽然,費爾森先生又要求大家不等了,即可起航離開紐約城。然后在某個混沌的夜晚,黎覺予照常入睡,頭發剛挨上羽毛枕頭,耳邊就傳來轟隆隆的發動機響聲,震得她幾乎耳鳴。
她強迫自己睜開眼睛,視野清晰后,發現自己居然在天上
不對,這種說法太老古董了,應該說是“費爾森先生,我們怎么在飛機上”
這句話,黎覺予是喊出來的,因為發動機就在屁股底下,太響了,簡直震耳欲聾。
“跟朋友借來的,漢德利佩季式飛機。”費爾森也在喊“等飛機在云層穩定就能講話了,現在我們正在節節攀升呢,太刺激了”
又過十分鐘,發動機終于穩定,機艙內歸于平靜。
黎覺予往窗外望去,近萬米的高空,乘坐者居然只有一根安全帶,怎么這么恐怖啊
估計這一趟飛機過后,她就此戒掉蹦極、跳傘的愛好,從此生生性性,腳踏實地。
駕駛員可能是注意到黎覺予蒼白無血色的面色,友善勸說“小姐你就放心吧,這飛機才剛退役,性能好的很,而且我很有經驗的”
說完后,他用厚實的手掌,猛烈拍打駕駛舵好幾下
可能駕駛員是想表現飛機性能良好吧,但看在黎覺予眼中,這種行為令人毛骨悚然。
“好啦好啦,我沒有緊張。”
黎覺予連忙阻止,生怕飛機被駕駛員打下去了。
她只能轉移話題問道“我們現在是要從紐約回巴黎嗎,飛過一整個大西洋”
“當然不是。”駕駛員又夸張地回頭望一眼,嚇得黎覺予下意識往座位靠背上倒。
他說“怎么可能有人能飛躍整個大西洋,我只能送你們到羅卡威,你們自己再一個個國家轉乘過去,雖然比輪船花費時間久,但是途徑國家景色風光不錯”
原來是這樣。
三年后,林德伯格駕駛飛機從紐約飛巴黎,歷時33小時,實現人類跨越大西洋第一飛。
所以黎覺予他們現在,只能一個個國家飛過去,用短途多國飛行代替長時間的單調渡輪。對此,林恩表示非常抱歉“對不起啊,都怪我把船票弄丟了。”
“我真記得自己把船票放到內袋里,昨天一看沒了”
費爾森對待林恩就沒對待黎覺予那么溫柔了,拐杖輕敲腦殼“笨笨”
“沒關系啦。”
黎覺予連忙阻止。
經過那天自我告白,她不舍得像往常那樣欺負林恩了,甚至連重話都沒舍得說。黎覺予現在看著林恩,總能看到某個可憐兮兮的小男孩,眼巴巴期待著什么東西
該死,女人這該死的母愛。
等林恩和費爾森玩玩鬧鬧后,一回頭,就看到黎覺予情緒復雜的眼神。
他納悶抓抓腦袋,問“怎么了”
“我又做錯了什么嗎”
“”
黎覺予薅一把林恩的頭發,跟趕羊一樣說“沒有啦,玩你的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