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趕到后臺,試圖護送黎覺予出去的周辰溥,正好看到黎昭怒喊“我恨你”的場面。
他剛想安慰黎覺予,就看到那個搞事業搞得如火如荼的女孩,一臉茫然地站在原地上,滿臉疑惑自言自語“恨我干嘛捏,又不是我操控的聚光燈。”
得虧黎昭跑走不在現場,不然聽到仇人說這種話,都得氣死了。
周辰溥覺得有些詫異,又有些好笑“你們生來便注定爭鋒相對,黎昭又處處不如你,會生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原來她在跟我比”
黎覺予不可置信的反應,比周辰溥還要夸張。
她心想這個原主的記憶也太不靠譜了吧過去得多目中無人,才會把周辰溥、黎昭、黃夫人這些身邊人,全都忘得一干二凈
這也太傲慢了吧
而現在,原主的無禮,害得黎覺予當場背起大鍋。
她尷尬地撇開目光“沒辦法,優秀的人就是這樣的。”
“希望這個黎昭能把目光放到別人身上,不然這后半輩子都不會開心了。”
明明語氣還是那個語氣,但從舞臺下來的黎覺予,遣詞造句和之前截然不同這才是周辰溥四年前偶遇的那個人,自信得光彩奪目。
就是說話的方式,像是小孩子一樣。
周辰溥低眉淺笑“現在知道自己厲害了”
“嗯哼。”忽然,黎覺予面露極度的可惜“早點認清這個事實,昨天我就能大賺一筆了。不要費爾森的遺產,至少得把改編電影合同簽下來”
“現在也不晚,我送你去美國大使館。”
剛剛才轉變好心態的黎覺予立刻認慫“額,再等等吧,我再適應一下才說”
瑪麗黎覺予登臺卡爾登影戲院的事情,當天晚上就傳遍全上海。
不少之前聽說有中文歌劇,卻下意識不看好,沒來的人,紛紛表示后悔莫及。
天剛亮,就有人跑去打探影戲院的情況“昨天晚上是怎么回事不是黎昭主演嗎”
“黎昭唱得不錯,就是年紀輕上臺太害怕了,暈倒了。”
昨天在現場的人,說起昨天的事情就跟說書一樣夸張“當時舞臺觀眾席全都鬧哄哄的,大家都吵著要退錢、退票直到角落中藏著的黎覺予忽然站起身,說她來表演。”
“哇不愧是百老匯女明星,本領太不得了,一開口,嗓音就跟北大爺養的夜鶯那樣”
北大爺是上海出名的鳥癡狂者,養的夜鶯品種昂貴,據說一個月要吃掉一百大洋的鳥食,貴養出來的叫聲婉轉高昂,如夢如幻。
用昂貴夜鶯來比喻,可想而知黎覺予的歌聲有多好聽。
第一個人用夜鶯去形容黎覺予,緊接著第二第三人皆是如此,最后沒親身觀看舞臺的人,居然在口口相傳中,將“上海夜鶯”這個名號打出去。
同天上午,申報、大眾報主編在煙館聽到這個稱號,立刻聯系報工去改字。
當天中午十一點的報紙,首頁上海夜鶯四字印的極大,隔著半米都能看清的程度。
有身邊不聽歌劇的普通人,看到黎覺予和上海夜鶯綁定,當即表示納悶“這個黎小姐,昨天報紙不還說她是時尚標桿嗎怎么今天又變成上海夜鶯了”
友人看向提問者,仿佛在看某個可憐的土老帽。
“你還不知道啊,黎覺予副業是開美妝沙龍,但是本業是唱歌劇的。曾經以華夏女高音的身份唱上百老匯,才華特別了得。”
提問者嚇一跳“天啊,世上居然有這么多才多藝的人”
茶館另一桌幽幽附和,含糊地說“不止。”
因為沒有主語賓語,所以提問者錯以為這句“不止”的意思是世界上除了黎覺予,還有其他多才多藝的人。
“誰啊黎覺予的妹妹黎昭”
“當然不是。我說的不止,意思是黎覺予不止是百老匯走紅女高音,三國杰出彩妝師,還是現在上海暢銷夢的作者。”
聞言,茶館參與聊天者集體驚呼。
“這可都是現在最賺錢的行業啊,竟都被一小女子包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