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冢大初日結束了。
這場時長足足三個小時的表演,給觀眾們留下了不少值得討論回味的片段,譬如醍醐的一番娘役,黎覺予的獨唱還有藤井的歌舞。
正當大家順著人流走出劇場時,一個傳聞突然在人群中興起。
“聽說了嗎獨唱的專科生黎覺予,原來在舞臺上受了重傷,被送到寶冢的西式醫院了。”
“天啊所以那個真的是摔倒不是舞臺設計”
“是的,聽說是一枚釘子,戳進了腳踝”
“我還覺得她唱得特別好,看來實力不止如此這女孩得多喜歡歌劇,才會這樣不顧自己身體健康強行唱歌”
一時間,交談聲四起。
前來觀看寶冢歌劇的,大多數是感性的女觀眾,在聽說表演出色的黎覺予負傷堅持后,紛紛對其表示感嘆、敬佩、憐惜不已。
而這種復雜多變的情緒,還有戲劇性十足的劇情,成功搶占觀眾們的全部思緒,
手傷傳聞爆發后,退場觀眾中再也沒有人討論普通完成表演的演員,而是一直車轱轆地重復黎覺予的舞臺評價,有人說表演優秀、有人說演員漂亮又堅強等等
而這些觀眾的評價,很大幾率影響了記者的報道。
混雜在出場觀眾中的,大阪日報的記者,本來只想寫一條以寶冢歌劇團整體為主的報道,聽到群眾的討論后,慌不忙地檢查相機底片。
“該死”記者無語。
他那臺蓋爾達相機,居然沒能抓拍到黎覺予摔倒的照片,僅有的一張,卻是表演者坐在舞臺上,扭頭看幕后的背影圖萬幸的是,裙擺上的血痕拍得十分清晰。
“沒有臉應該也沒關系吧。”記者喃喃自語,重新蓋好相機的幕布。
在他腦海里,已經構想好明天報紙的排版大幅寶冢歌劇團的介紹,小幅專科生獨唱舞臺的意外報導,不過這樣的話,黎覺予算得上是一傷成名了。
深知報紙影響力的記者嘖嘖稱道“這傷,受得可真值。“
黎覺予這一受傷,不僅改變了報紙報道,觀眾輿論,還改變了物部家內部的想法。
將司跟著傷者去醫院了,人群也在漸漸退潮,偌大的劇場,只剩下物部夫人和物部老爺兩口子,并肩而坐一言不發。
“我一會兒還有外國客戶要面見,你跟著司機回去吧。“
物部老爺不習慣這種兩人單獨相處的畫面,找到機會就想逃,卻被夫人一把抓住衣擺,出手迅猛和準確度不亞于視力正常人。
“夫人“
老爺對妻子,有著莫名的畏懼感。
這種情緒無關于夫妻關系間,而是健康人對殘疾人的畏懼。
“一郎,我有話對你說,請你一定要留下。“
物部夫人微閉雙眼,臉上嚴肅的表情讓聽話者有種“等會話題一定很嚴肅“的下意識逃避。可作為丈夫,物部老爺只能硬著頭皮”請說。“
“請讓將司和黎覺予結為夫妻,這是一個母親的心愿。“
“不行。“老爺隨即跳起,動作幅度之大足以窺視他的抗拒”物部將司是家族精心培育的繼承人,雖然我沒有要求他一定要誰家結婚,卻也不是誰都可以的。“
黎覺予在舞臺上的光彩形象,出現在老爺腦海里,使他說話有些卡頓,只能不斷重復“總之就是不行,不行,不行“
“一郎,你聽不出來嗎我這不是詢問,而是通知。“物部夫人高傲而意志堅定,雖然她目不能視,卻是一副威嚴的神態”你放在茶室的東西,真當我不知道嗎“
“夫人“老爺神采奕奕的表情像鏡子一樣被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