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機只是芯片制造的一道重要流程而已,不是芯片制造的全部。
足足2000多道的工序,才是芯片制造的最核心技術。
這要求代工廠必須具有極強的系統整合與精密協調生產配套能力,那數千道工序的摸索過程,絕對比核心技術研發還難。
更不要因為芯片代工廠中的“代工”二字而小瞧芯片代工行業,如果沒有芯片代工廠,那些光刻機生產廠、刻蝕機廠、離子注入機廠……等等核心設備供應商,沒一個能把芯片制造出來。
芯片代工廠的芯片制造工藝,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技術。
此外,芯片制造領域,包括光刻機在內的核心設備,外國幾年前就解除了對Z國的禁運,除了供貨順序有些靠后,Z國的芯片企業,只要有錢,都可以買到最先進的光刻設備。
國外沒有對Z國實施禁運的原因,一方面是Z國國內的幾家研究機構,攻克了光刻機領域的多項關鍵技術,一旦實施封鎖,用不了幾年Z國企業就能取得突破,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另一方面有了先進的光刻機,不代表掌握了一流的芯片制造技術。
比如當前國際上眾芯片巨頭使用的光刻機,大多還是荷蘭阿斯麥爾公司生產的193nm浸潤式光刻機,現有的65nm、45nm、32nm、28nm、16/14nm芯片,全是用193nm浸潤式光刻機做出來的(至于波長這么大的光刻機,為什么能做出制程更小的芯片?這就是先進加工工藝所發揮出的威力了)。
而10nm、7nm乃至更小制程的芯片,則必須用到13nm的極紫外光刻機(EUV),才能確保芯片有穩定的性能以及較高的良率……這種光刻機國外也沒有對Z國禁售,忠芯國際兩年前就訂購了一臺EUV,花了1.2億刀!去年到的貨,用于更先進制程芯片的研究,只是到現在都沒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現在有了星海科技虛擬工廠的研發加成,等14nm芯片的良率與生產效率提升上去后,再轉朝10nm、7nm乃至更小的5nm進軍,張衛京等人預計,一定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重大突破!
“張總、梁兄,我們為什么不越過10nm,直接去做7nm?有虛擬工廠這樣的神器在手,雖然一開始困難重重,但我們有無窮多的試錯機會,我們的試錯成本極低!越過一代,直接做7nm,達到跟苔積電、三鑫比肩的最先進水平,一旦完成突破,我們必然震動整個業界!”
楊明忽然開了個腦洞,冒出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
眾人眼睛一亮。
“我覺得……可以嘗試!”
“10nm芯片我們其實已經摸索的差不多了,良品率慘不忍睹,但至少做出幾片合格能用的芯片了,把這些作為技術儲備,直接進軍7nm,應該不會碰到太多彎路的。”
“確實可大膽一試,來一次跳躍式的發展!如果我們的7nm芯片研制成功,不僅業界震驚,股東信心一定大漲,股價一定暴漲!”
張衛京興奮的臉色通紅。
哪怕嘗試失敗也沒關系,頂多耽誤點時間、浪費點研發成本而已,跟潛在的巨大收益相比,值得冒險一搏!
虛擬工廠這款“研發神器”之強,給張衛京等人注入的信心之大,由此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