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國外。
國外的反應完全在陳今的意料之中。
受星海科技的“高能1號”電池技術公布的影響,第二天3月18日,國際原油價格暴跌!
從最高位的140刀每桶,直線大跌到120刀每桶。
數天之后更是跌破了100,回到了正常的價格區間。
另外眾多西方強國也坐不住了,紛紛展開喊話:
“星海科技在能源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給全球環境治理帶來了希望,碳排放量大大減少,溫室效應將得到有效的遏制,但這一切建立在星海科技不自私的技術之上。”
“保護環境是每個國家、每個公司的責任,星海科技有義務幫助我們,提供技術支持,建設美好的家園。”
“星海科技,幫幫我們,救救這個滿目瘡痍的星球!”
一時間,西方多國環保意識大增,突然意識到:他們亟需星海科技的新能源技術,去改善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比如高能1號電池技術,他們確實非常需要。
“偷的,這么厲害的電池技術,應……應該也是從我們這里偷的,卑鄙的小偷。”
M國網友基本還是那套說辭,但不知為何,不少網友的底氣,已沒以前那么足了。
……
陳今更覺得意外的,還是國內的反應。
國內眾新能源企業的反應。
特別是力神集團、比雅迪電池、寧得時代、帝都國能、國軒高科等國內電池生產商,他們紛紛向星海科技發起了“控訴”。
“星海科技,要不要這么變態?我們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讓電池的能量密度,從200Wh/kg提升到了450Wh/kg,耗費的人力、物力難以想象,我們科研人員沒有一天偷過懶,甚至過年都在研發室里加班,可你們呢?一上來就犯規,一上來就掀桌子,直接讓我們做不下去!”
“犯規,星海科技你們在犯規!1500Wh/kg,我們至少還要十年才能達到這個水平,你們的技術指標超一點點還能接受,一下超過三倍,這是想要我們的命!”
“簡直是前段時間‘石墨烯技術’的翻版,星海科技進入‘石墨烯’的自由時代后,國內的石墨烯企業,全部被星海科技收編了,拿到星海科技的技術授權后,要一下交出50%的凈利潤,持續時間二十年!本來以為星海科技會就此收手,沒想到他們還盯上了電池產業!”
“好吧,既然如此,我就不干了!星海科技,我工廠的2萬多名工人,幾百億投資推起來的工廠、設備,給你給你,全部成本價賣給你,我們退出電池產業!”
“我廠里有3萬多名的員工,關聯了3萬多個家庭,里面有很多工人正在還房貸,有很多工人要供他們的子女上學,現在這些全部交給你了星海科技,請照顧好這些只想過點安穩日子的工人!”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星海科技,Z國新能源產業的未來,全交給你了!”
國內眾能源廠商的怨氣沖天,發出他們埋怨、不滿的聲音。
有幾家廠商干脆自暴自棄,叫星海科技過去接盤。
當然也由不得他們不抱怨。
犯規。
星海科技確實太犯規了!
而且在新能源領域,是這些國內廠商不努力么?是他們的資金投入太少么?是他們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決心和毅力不夠么?
都不是。
這些國內廠商,都在傾盡全力向著新能源進軍,像是搞軍備競賽一般,努力積累一點又一點的突破,從未有過半點松懈。
結果卻遭遇了星海科技的降維打擊,先前努力全部化為烏有,面臨淘汰出局。
他們還和聲和氣的起來才怪。
畢竟星海科技這種做法,是要把他們的蛋糕全部端走,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眾多聲討之中。
陳今也頓時體會到:別人的蛋糕,不能隨意觸動。
他先前也盡力避免損害別人的利益,不砸國內廠商的飯碗,要砸就砸外國人的飯碗。
但這一次,國內眾能源廠商的利益,都在“高能1號”電池的威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