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座的工廠。
上百萬的相關工人。
幾千億的投資。
連國家也找他進行交涉,希望他妥善處理……這些能源企業,國家也有不少的投資在里面。
“先進的能源技術我們歡迎,絕不會阻擾它的推廣!但考慮到影響的范圍,請慎重行事,妥善處理。”——這是上面派人帶給陳今的話。
……
星海大廈。
高層會議室內。
陳今與公司眾高管,討論商議了一番。
“陳總,為今之計,咱們還是只能走‘輕資產、重知識產權’的路線了,咱們不親自建電池工廠,只能把‘高能1號’電池技術授權出去,再從中抽取50%的凈利潤。”
“這樣國內的電池廠商都不會倒閉,工人、工廠得以保留,不至于引發太大的震蕩。”
“這也是最好的解決之策了。”
坐在左手第一個位置的凌俊東道。
其他高管紛紛點頭。
副總梁瑩道:“輕資產這條道路其實是高科技企業減少成本、規避風險的最好選擇,因為建設工廠要投錢,招募工人要工資,還要給國家繳稅,本來有利可圖的好產品,不僅回本周期漫長,還有可能虧錢。”
“如果把技術授權出去,也就把成本和風險轉移了出去,雖然只有一半的凈利潤屬于我們,但綜合來看,依然非常劃算!”
其他高管贊同:“不錯,我們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到技術研發上!技術是在不斷迭代的,重資產太多,未來反而會成為巨大的包袱。”
也就是說,星海科技,還是比較適合做專利流氓。
陳今卻搖了搖頭道:“完全沒有重資產不可取!我們還要要建一座屬于自己的電池廠,滿足自己的需要,規模不要太大,投一百個億足夠了。”
“只要你有自己的電池廠,就能知道其他同行的經營狀況,看看他們到底能賺多少,心里也就大致有數,不然你把技術授權給了別人,別人年年虧損,沒有任何凈利潤上交,我們豈不是白白做了好人?”
這也是利潤分成模式的弊端,星海科技不是沒碰到過這樣的狀況,所以必須留個心眼,建立一個直觀的參考系。
凌俊東等人點頭:“陳總說的有道理。”
……
解決方案就這么確定了。
星海科技同意把“高能1號”的技術授權出去,國內電池廠商都可申請合作。
但眾國內廠商,仍然不太滿意。
“50%的利潤分成?我們豈不是成了給星海科技打工的了?”
“這個比例真的太高了,我們接受不了。”
“30%,最多30%!”
對于這些不滿,陳今的態度十分強硬:“國內市場50%,這個一點都不能少,星海科技不會讓步。”
但也給他們留了條后路:“如果你們去國外市場拓展,我們少收一點,只收30%,國外市場不比國內小,你們也可以去國外拓展。”
國外只收30%?
眾國內廠商頓時心動,國內賺不到什么錢,國外卻能大賺,他們可以大力去國外拓展。
“好吧!我們同意合作。”
一份份的合作協議成功簽訂。
然而就是這時。
軍方忽然插手進來,嚴肅地表示:高能1號電池,禁止賣到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