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誤會星海科技了,星海科技不是壓榨員工,而是提供了更好的待遇!”
“羨慕的流口水啊,一座什么都免費的城市,我要是能進去就好了。”
然而也有很多唱衰的聲音:
“簡直是在瞎搞,回到過去的大鍋飯時代,什么都免費了,那就拼命享受、消極怠工好了,幾十萬張嘴猛吃猛用,干活時又不怎么出力,星海科技再有錢,也得光速破產。”
“其實這種形式的烏托邦社會實驗,歷史上有很多人嘗試過,但都以失敗告終,星海科技這么做,是在扼殺人的積極性,滋生懶惰與貪婪,我敢打包票,這100%會以失敗告終。”
“星海科技實在太天真了,居然敢測試人性?出發點或許很好,但最多堅持一年。”
但也有人看到了細節中魔鬼,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
“大部分人都覺得星海科技會虧、非常愚蠢和天真,可我不這么認為,星海科技一定有精明的算計在內。”
“我就大致地給你們算筆賬。”
“目前星海科技員工的薪資水平是全國最高的,加上獎金與各類福利,取中位數平均每人每月收入約為12萬,再算上繳稅等其他開銷,星海科技在每個員工頭上的開銷,應該在15萬左右。”
“再乘以10萬員工、乘以一年12個月,每年的人力成本都要支出1800億。”
“星海科技的總員工數已達30萬,那么每年在人員上的支出便在5000億左右……這吞噬了星海科技大量的利潤。”
“5000億的購買力有多大呢?”
“這約等于100萬套精壯房的建造成本,或等于200萬輛的中等配置電動汽車,或等于500萬中產階級的人均生活開支……這些本應該攤到30萬人頭上。”
“現在,星海科技拿著這五千億,在西北沙漠建30萬套房子、買30萬輛車,按照十倍于中產階級的生活標準,為30萬人提供高品質的生活服務,每年的開銷也不過5250億而已。”
“兩者相差無幾。”
“但實際上,房子只要給每個員工建造一套,車只要給每位員工配一輛而已,第二年就能少花2250億,凈省了足足2000億。”
“另外在生活開銷上也用不到3000億,承包了大片土地的星海科技,自己能種出至少滿足幾百萬人需要的瓜果蔬菜,養上千萬頭的雞鴨豬牛羊,電大部分自己發,水是從貝加爾湖抽來的……都極其的廉價。”
“各方面的生活成本,至少能節省上千億。”
“加上前面的兩千億,合計就是3000億!”
“每年的成本,省下了3000億,全部變成了企業凈利潤!”
“換做是我,我也愿意為我的員工,打造一座完全免費的城市。”
“至于星海科技那增加的3000億利潤,是一線城市房東們損失的租金,是一線城市的高生活成本,更重要的是,員工的工資砍掉90%、砍掉一半之后,交的稅也大量減少,五險一金之類的,更不用交一分錢。”
“又因為‘1號科技城’內的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價值為0,要交的營業稅、消費稅、房產稅之類的,也全部為0。”
“所以這么一算下來,星海科技目的是什么,省的是那些錢,大家應該一目了然。”
“星海科技究竟是賺是賠,大家心里應該都有數。”
“總之如果換做是我的話,我也愿意建幾座免費的城市。”
嘩……
這篇分析文章一出來,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心底冒出了一個詞:逆天。
星海科技這是想要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