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包含了很多要素:武器裝備是一方面,戰略戰術是一方面,士兵的戰斗意志和精神,又是一方面……如果把各個方面都發揮到極致,強敵,也不是沒有擊退的可能。
……
另一邊。
海爾法星球。
這些天,陳今有些糾結。
心情有點復雜。
且每天都在關注瓦爾夫星球的動態,關注那些人類殘余勢力的一舉一動。
說實話,陳今為他們的那場勝利而感到振奮、喜悅,感覺那可以拍成一部精彩紛呈的電影了,絕對會得到無數的掌聲。
但除此之外,看到他們成功渡過了危機,陳今心里又有點擔憂:
他們下一步會干什么?
以那場伏擊戰為轉折點,他們擺脫了霉運,從一場勝利走向另一場勝利,最終實現逆襲,像某些小說般不可阻擋地成長該怎么辦?
最后的最后,他們消滅了所有對手,帶著對故鄉的思念,返回了海爾法星球,順便發現了他這位“鳩占鵲巢”者會怎么樣?
他們將成為宿命般的對手,還是宿命般的朋友?
未知。
一切都是未知。
但因為有“海爾法星球”這個羈絆存在,未來的某一天,雙方終究會發生一場相遇。
陳今當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他萬事最求穩妥,不該猶豫圣母的地方,他一般是殺伐果斷。
不過……這一次,他卻產生不了什么敵意。
一個,人類,大家都是人類,膚色、語言、習俗基本相同的同類。
二個,彼此沒有任何糾紛、恩怨,無怨無仇,陳今也不反感他們。
甚至相反,陳今對他們頗有好感,為他們的堅強、智慧、勇敢……而感到贊嘆和驚訝。
再者陳今也不是那種心胸狹隘之人,容不得半點威脅存在,動不動就要把某某“消滅在搖籃之中”等等……他還是有點節操下限的。
甚至比起樹立敵人,他更喜歡廣交朋友,喜歡把多數人團結到他的周圍,把一塊蛋糕做大。
他除了在少數領域吃獨食,大多數領域,都是開放共贏,每個人都能分一兩口湯。
所以,他覺得瓦爾夫星系的那些殘存人類,有一定的合作必要。
且對方的手中,有很多陳今感興趣的“東西”。
“塞拉星人的那些戰艦,就算是比較落后的次等主力戰艦,但絕對比那艘外星間諜飛船先進多了。”
“雖然那些戰艦,全部變為了殘骸,結構不太完整,但對殘骸內蘊含的科技信息,進行破解之后,從中取得的收獲,也肯定比那艘間諜飛船多得多。”
“并且能進一步分析塞拉星人的科技水平,判斷我與他們的大致差距,深入了解它們的實力,做到知己知彼。”
“所以那些戰艦殘骸內蘊含的信息,絕對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