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從熟悉的場地開始。
柳葦熟門熟路的從酒店來到攝影棚,先去化妝,再去場邊候著,工作助理很快就會把今天的拍攝任務暫定給送來。
雖然還不知道今天要拍什么,但她仍是來到這個棚,因為進組一個月了,她一直在這個棚里拍著呢。
其他人倒是已經輪過幾回了。
聽說啊,都是聽說的。
楊玉蟬去其他棚,跟她搭戲的是施無為和馬天保。
是的,她有兩段戀愛戲,而且是分別談的。
不過楊玉蟬說是穿插著拍的。
楊玉蟬“我上一場是跟施無為拍談戀愛,下一場就是跟馬天保,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渣男都愛叫寶貝了,我就叫錯過好幾次名字一叫錯就要重拍”
楊玉蟬的戲都是在學校,兩段戀情都是校園戀愛,所以拍的時候還有群演助陣,丟臉可以說是丟到外頭去了。
而且她的棚戲已經拍完了,也就是說她花一周就拍完了棚戲,開始出外景了。
而她還在拍棚戲。
柳葦有種緊迫感,別人都拍到外景了,她的棚戲還沒有拍完
陸北旌過來跟她搭了兩天戲后,他也去別處拍了
他的棚戲也很多,排的也很滿,上回來跟她拍兩天單純是因為她是女主角,她的戲多,不好空時間,所以她這里棚一空,就要趕緊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陸北旌這才匆匆趕來。
他的戲多數是跟趙書理蔣要員鈴木三郎這些人拍,還有一些其他的不知名配角。
祝顏舒也有棚戲,她不但是祝女士的母親,還是南京大學的教授,所以她有許多戲是要跟代教授和唐校長一起拍的,就是拍上課的場景。
柳葦就看今天是誰跟她一起進這個棚。
王導也是一早就到了,老頭在家吃的愛心早餐清粥小菜,提著一個舊水壺就走進來了,助理趕緊上前給他送拍攝表,他拿過來看都不看就背在身后,喊攝像過來“來來來,昨天說好的,今天拍梳頭,景布好了嗎”
攝像“布好了。”
王導喊柳葦“來,燕燕,今天先拍幾個輕松的戲。”
她剛才聽到了,過來說“梳頭是嗎拍幾次”
王導“先拍個次吧。”
明白,就是要拍不同的衣服和不同的季節嘛,懂。
柳葦去換衣服。妝已經化好了,換衣服就簡單了,不到五分鐘她就從服裝室出來,站到場地上。
裝飾用的大玻璃窗打開了,外面鋪上了綠幕。
她站在陽臺上,這陽臺其實挺結實的,因為要用一年,所以是用木頭造的,外面貼了石膏模子,做成了石材的樣子,下面還有三角型的支撐架,站個人上去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道具也告訴她,可以站,最好不要蹦或跳。
道具“畢竟還是有點脆弱的。”
柳葦保證“你放心,我絕對不蹦不跳。”
回憶錄上說,祝女士少女時代很喜歡站在家里的陽臺上梳頭,復原出來的祝家樓顯示,這個陽臺是在四樓,離地至少有二十米,所以她在陽臺上可以看街道上的人和車流,街上的人看不到她。
鋪綠幕是為了后期往上加街景。
大搖臂伸過來,從正上方拍她。
后面也有一只搖臂,是場下的攝像師操縱的。
還有一只大風扇,在往她這里吹小風。
她穿著睡衣一號,頭發散著,正面兩個大燈從兩個方向照過來,不是特別刺眼,因為要模仿的是清晨的日光。
她拿著一只雕花木梳,在鏡頭中給自己順發,再編辮子,旁邊的小幾上擺著頭油、妝鏡和頭繩。
她先梳通,再抹點頭油在手心,把頭發毛燥的地方給抹順,再分成兩邊編辮子,再照鏡子,一氣呵成。
都做完了,王導還沒說話,她就朝陽臺下看了看,從東看到西,好像在看街景上的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