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王導就喊卡了。
她回頭看王導“行嗎”
王導沖她豎大拇指“行,去換衣服,再來一遍。”
她就下去換衣服。
又換了一件睡衣,再拍一遍。
這回她兩只手自顧自的編著,眼睛一直在往陽臺外看,仿佛看到了非常有趣的事,頭不由自主的從這邊擺到那邊,讓人想知道她到底看到了什么。
這一鏡拍完,王導問她“你演的什么”
柳葦“電車。祝家樓下有一條有軌電車的線,我剛才演的是我看到了有軌電車從街上開過。”
王導點頭,親自在這一節上標出來,交待助理“讓那做特效的做個電車出來。”
助理“好的。”
跟著是第三套睡衣,她打了好幾個哈欠。
王導還是問她“你這回是演什么”
柳葦“晚上偷偷熬夜看小說。”
王導就笑“挺好挺好的。”
攝像跟著說了一句“這才叫會演呢。”
平平無奇一出戲,重復拍個十回八回的,怎么區分呢怎么讓每一個都不一樣呢劇本上不會寫得那么清楚,也不能回回都讓導演教,演員會自己演對所有人來說都省事。
攝像是跟過很多電視劇劇組的老攝像,電視劇跟電影的拍法完全不同,電視劇有大量的重復場景和重復人物,這就要求演員要有非常強大的記憶能力,記得住自己在哪一段用的是什么表演,不然就容易演成一鍋糊涂粥。
有時導演和攝像都很會心累,因為他們要教演員這一段你要這么演那一段你要那么演,不教不行,不教的話,觀眾會以為劇組拿重復的片段在蒙人。
有時觀眾看到某一個電視劇中某一個演員在演的時候,好像沒入戲,好像在夢游,好像跟所有人都不是一個世界的,其實他未必是不會演,他可能只是忘了自己演到哪兒了,他可能在同一個場景里已經拍了兩個月,他實在不記得此時他該演什么了。
像柳葦這樣特意加一個小動作來做區分,她回憶的時候也更容易想起來。要是隔上一個月要才接著拍下面的,王導提醒一句你上回拍梳頭,打哈欠那次,她也能馬上找到感覺。
春裝拍完,拍夏裝。
柳葦換上一件短袖旗袍過來拍,這件旗袍是五分袖,袖子是敞開式的。
她拍的時候用一只腳去給另一只腳撓癢癢,編完辮子還撓了撓手背。
這都不用她解釋,有蚊子了嘛。
夏裝拍了三四件之后,換冬裝。
她穿一件杏黃的長袖旗袍,下面有一條褲子,上身還穿了一件開襟毛衣。
這次編完辮子,她把開襟毛衣脫下來,拿在手上,回頭對不在這里的張媽喊。
“張媽,我熱,我不穿毛衣了。”
這樣加戲也可以,回頭看要接到哪一幕上的時候,給張媽添一句詞就可以了。
她現在拍的全是她自己的獨角戲。
這樣是為了節省演員的時間。
獨角戲集中拍,群戲集中拍。
換了四次毛衣后,王導才滿意,今天的拍攝任務也圓滿完成了,時間也已經來到了晚上七點鐘,在棚里其實時間感不重,因為看不到太陽,周圍的環境也一成不變,人也就那幾十個,所以除了累,別的感覺不到。
她下來后問王導是不是其他人都在其他組忙著,才集中拍她的戲。
王導“不是,你不是報名新人獎了嗎,要給你安排一個采訪,我才把你的戲集中趕一趕,這樣給你空出采訪的時間。”
柳葦瞪大眼睛“采訪新人獎已經開始了嗎”
王導“現在是審查階段了。你怎么不上心啊,老費早就開始跑這個事了。”
柳葦“我不知道,我的助理也沒跟我說,那我趕緊問問去。”
王導“不用,老費都安排好了。你的審查沒問題的。采訪結束后就趕緊回來劇組,領獎還要給你空出一天。我先給你騰出兩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