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宴飲過半,席上已是觥籌交錯。
有性子活絡些的人舉杯提議道,“如今正值金秋時節,不如今日咱們就以這秋為詞令,賦詩一首如何”
這種讀書人的宴席,少不了要比試一番文采,若是在席上隨口作出一首為人稱道的精妙詩句來,往往還能在外頭傳出些才子名聲,不失為一樁逸事。于是這個建議,很快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當然,現在說是即興而作,實則大部分人都是有備而來,畢竟宴飲時作詩這種流程他們已經不知道經歷過多少回了,總不能真的等到席上臨時想,一是時間緊張萬一做不出來難免丟人,二是這趕鴨子上架的,總是比不過人家提前精心琢磨好的詩文來得精妙。
反正常見的也就是那些春花秋月的辭令,私底下多準備幾首不同類型的,基本上總能有一手能夠對上的,就算運氣不巧沒有對上,稍微改改也能湊合著用用,總比現場臨時編的要好。
約定了細節,又請了知府老爺來評判詩詞之后,開頭提議的那個舉子便主動道。
“那在下就先獻丑了,權當是拋磚引玉”
話是這么說,他這個頭起得確實不錯,一看就是提前精心準備過的稿子。
惹得席上之人稱贊了一番,此人容貌雖有些平庸,倒是有幾分才華,席上夫人不免讓也多看了他幾眼,畢竟這梁解元雖然好,但也未必能搶得過。還是要多做一些其他的準備,這容貌平庸些倒也沒什么,只要年紀相當、才華出眾人品好,那也是不錯的選擇。
溫棠對這些詩詞之內的東西不怎么欣賞得來,一邊嘗著果品茶點,一邊漫不經心地聽著在場的舉子們吟詩,倒也悠閑自在。
不過在場的也并非都是人人擅長詩詞,畢竟這科舉考場上考的也不是作詩。
此人開了個好頭之后,倒顯得后面的人所作詩詞都有些平平無奇,甚至還有沒提前準備的人,臨時絞盡腦汁、磕磕絆絆地編了幾句應付了一首,連溫棠都能聽出來十分勉強,其他讀書人自然也不會聽不出來,那位舉子也知道有些丟人,面皮都有些脹紅。
溫棠一時之間都有些同情這位舉子,幸好她不用參加這種活動。
這人說完之后,下一個正好輪到了譚文柏。
譚文柏能考中舉子榜第二名,到底有幾分真材實料,再加上他提前也做了準備,對這個倒是信手拈來,將自己精心準備好的詩朗聲背了出來。
因為前頭有一堆平庸的學子作為對比,再加上剛才那個胡編了幾句的舉子,譚文柏這首詩可以說是讓人耳目一新,便越發顯得他才華橫溢,叫人眼前一亮。
有夫人低語道。
“這位譚公子,好像是姜世子妃的侄兒聽說這次排在梁解元后面的,就是這位譚公子。”
“是嗎倒也是個有才華的年輕人。”有人瞧著譚文柏那邊,點頭贊許道。
難得出身又好,模樣也還端正,又有才華。不過這樣門第高些的年輕人,又有姜世子妃這門親戚在,想必也是不缺門當戶對的好姻緣的,倒還不如梁明軒這樣的機會大。畢竟梁明軒出生寒門,若是要往上爬、難免需要找門第比他高一些的岳家,這樣一來大家也算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