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嘉瑯領著謝蟬下船,換乘一葉小舟,船夫搖動船槳,小舟在湍急的江流中飄然而下。
謝蟬沒坐過小船,感覺幾個人就像坐在洶涌的波濤上,前一刻順流而上,下一刻往下俯沖,搖來晃去,有點緊張。
謝嘉瑯低頭看她,“別怕,我常坐這個。”
謝蟬雙手拽著他的衣袖,點點頭。
漸漸的,兩岸景致發生了變化,江面越來越窄,連綿的青山朝他們壓了過來,一抬頭就是爬滿蒼松綠藤的懸崖峭壁,還是白天,日光卻慢慢湮沒,眼前黑魆魆的,寂靜清涼,聽不見一點人聲。
小舟沖向一處平緩的江岸,船夫跳上去,系好船,搭上長板。
謝嘉瑯拉著謝蟬下船,青陽跟在后面。
幾人順著崎嶇的山路往上攀登,到了一處突出的山崖前,謝嘉瑯朝謝蟬做了一個手勢,“你聽。”
謝蟬側耳傾聽。
漆黑幽靜的山澗里,江水嘩嘩流淌,兩岸怪石嶙峋,古木參天,流水沖刷巖石的聲響中,有一聲一聲遙遠蒼茫的啼鳴聲傳來,回聲在空曠幽深的山谷中久久回蕩,徘徊不去。
謝蟬聽了一會兒,杏眼里騰起亮光,回頭朝謝嘉瑯笑。
“哥哥,原來猿嘯聲這么好聽,像曲子。”
謝嘉瑯嗯一聲。
他們又聽了一會兒,記下晨霧山谷中那渺遠的鳴叫,轉身下山。
謝蟬拽著謝嘉瑯的袖子,心里酥酥軟軟的。
她記得在信里和謝嘉瑯說,很好奇“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是什么景象,他居然記得,今天路過峽谷,特地帶她來聽猿啼。
原來猿啼并不是只有古詩里的凄切蒼涼,置身山谷中傾聽,那一聲聲的啼鳴像仙樂一樣清凈空靈。
謝蟬發表感想“怪不得都說眼見為實,還得耳聽為實,詩人寫詩,寓情于景,并不都貼切。”
謝嘉瑯頷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下山的路很難走,謝蟬走得小心翼翼的。
手中的袖子微微一緊,謝嘉瑯忽然蹲下來,回頭看她,“團團,上來。”
謝蟬發愣。
謝嘉瑯臉上神色淡淡的,沒有笑容,聲音卻溫和“沒事,你向來穿不慣這些靴子,我背你下去。”
謝蟬低低地嗯一聲,趴到他背上,雙手環住他的肩膀。
“哥哥,我不重吧”
她不放心地問。
“不重。”
謝嘉瑯背起謝蟬,慢慢往下走。
謝蟬忍不住往上湊,下巴擱在他肩膀上,絲絳穗子垂在他頸間,她看著他的側臉,輕輕地道“哥哥,謝謝。”
她想起一些模糊的過去。
前世,她沒有對謝嘉瑯說過那一晚對她意味著什么。
后來他也幫過她很多次。
她很感激他,視他如兄如父。
這一世也是,她在他身邊長大,目睹他的遭遇,對他更加的了解,也更詫異于他的堅毅,從他身上汲取力量,似乎在他面前,她永遠可以做一個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