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算是這樣,師承顏也不氣餒,因為他這段時間也不是白折騰的,雖然說不管是竹蓀豬肚湯還是吊湯都依然還有進步的空間,但是至少都能拿得出手了。
特別是那道竹蓀豬肚湯。
作為并不算是很熱門的搭配,這個組合的結果居然十分的經驗,燉出來的湯顏色是淺淺的乳白,看著并不過分的濃白,里面翻騰的是切成粗絲的豬肚以及完全泡開的竹蓀。
再加入師承顏吊好的湯,味道堪稱是鮮美又濃郁,臨近出鍋前半個小時再撒上一點枸杞,甚至還顯得有那么點養生。
咳咳雖然實際養生效果微乎其微就是。
開了頭之后,師承顏就越寫越順,仔細盤點了一下才發現,別看系統平時看著不顯山不露水的,但是師承顏真正可以毫無顧忌的拿出來且掌握程度比較深的菜,都和系統有點關系。
就比如說梅花糕以及獅子頭,這兩個都是他跟著系統的視頻自己研究的,沒有任何的師父指點,所以不用擔心和福源樓那邊的生意沖突。
特別是前者甚至已經在一些老食客中有些名氣了,大家都知道承露居的梅花糕味道很好吃,但是這個梅花糕沒賣幾天就沒貨了,就更讓沒吃到的人遺憾甚至是好奇了。
除此之外,就是諸如一些紅燒肉、大蒜炒臘肉之類的常規炒菜,還有他回來之后跟著師青崖學的一些川菜。
雖然知道大概率不會被選上,但是師承顏寫的時候甚至還寫上了不少需要涼拌調料的菜色,比如說白灼大蝦、涼拌藕片、手拍黃瓜之類的。
師承顏打量了一下自己排除掉跟著李鴻德所學的那些菜之后變短了一大截的菜單,再看看邊上還在奮筆疾書的薛臻,深深覺得自己的學習之路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有時候他是真的覺得時間對他來說都不太夠用,這么多東西還等著他去學呢
師承顏最先寫好,被老爺子拿過去看了一下。
上面的這些菜,基本上每道師青崖這段時間都吃過師承顏親手做的,有些甚至是親眼看著師承顏做了幾次就完全掌握了的那種。
就算他作為一個喜歡吹一吹孫子的爺爺,也不得不感慨,不管是天賦還是個人的努力,都被師承顏發揮到了極致,這才能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取得如此脫胎換骨的變化吧
師承顏還是有些忐忑的,不過在另外兩個人的菜單寫好之前,他的菜單暫時被擱在一邊,目前并不是主要的選擇對象。
只除了師青崖隨手把梅花糕給圈了下來。
這讓師承顏一點也不例外,作為他從系統學到的第一個菜譜,梅花糕對他來說承載了太多,特別是他后面有進行過幾番改良,還增加了不少的口味,整個產品相較于最開始呈現在師青崖面前的時候,也有了和它的制作者一樣脫胎換骨的變化。
原本千篇一律沒什么特色的模具被一換再換,現在已經是用的第三版了。
第三版的模具在精致程度上已經無限接近于師承顏看到的視頻中的那一種,甚至還比原本的有更多的花樣。
畢竟雕刻師小原現在也是高級雕刻師了,實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如果說最開始第二版的梅花糕模具之所以刻的每朵花都不一樣是因為他在雕刻的過程中幾度翻車,所以導致他不得不經常更換花朵造型的話,這一次就是有意識的往這個方向去做的。
把上一個模具的精髓發揮的更加鮮明不說,雕工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后面蒸出來的梅花糕終于也算是不負其名,有了梅花的樣子。
很快菜單被一一圈定了下來,主要選的是楊志宇的拿手菜,然后才是薛臻的,最后從師承顏的紙條上又加上了三菜兩湯,分別是紅燒獅子頭、大蒜炒香腸、涼拌藕片以及竹蓀豬肚湯和清燉獅子頭。
倒不是師承顏的川菜上不了臺面,主要是另外兩個人也會啊,等輪到他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幾個菜已經存在于菜單上了。
師承顏有些意外那個涼拌藕片居然會被選上,炒臘腸他還能理解,畢竟確實有很多存貨,要開始想辦法消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