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零食的后果就是
在正旦的宴會上,大臣們都看到了一個白白胖胖的皇帝。
在古老的夏朝,新年是從一月開始的。但商朝就改了,改為十二月初一過年,而到周朝則又改了,變成十一月是新年。
到了秦朝的時候,秦始皇理所當然地地把每年的新年又往前推進一個月,從十月開始過年。漢初沿襲秦制,劉邦也是在十月過年的。
直到在漢武帝登基的時候,才把一月一號定位正旦,在一月過新年。
蕭靖穿越過來,干脆就大手一揮,讓漢武帝的新年建議提早了若干年面世。現在不能學武帝打匈奴,但是可以學他那樣過節。
他這幾天胖了七八斤,襯在少年人的身上并不算難看,反而臉型圓了一些,顯得更有福氣了。劉盈不是愛運動的性格,膚色較白,胖起來的后果就是
一個精致的美少年變成了一個年畫上的大號福娃娃。
叫呂后來看,鐵定滿意極了
胖什么胖啊,這叫福氣,叫富態
一看就知道家里伙食好,吃肉吃糖吃出來的。
大臣們大多是劉邦那一輩留下來的老人,見著皇帝胖了一些,也覺得這樣好,這樣才叫英武霸氣。
這個年代的審美皆是如此,給皇帝留下來的畫像都是一個人有隔壁三個人那么胖,顯得皇帝特別大一只,那才叫威風呢
只有坐在角落里的匈奴使臣們,覺得不屑。喬裝打扮的冒頓單于看見上首白胖的年輕人,覺得那個小子肯定很蠢。
他一看就知道漢朝的小皇帝不怎么騎馬,也不常用刀射箭。按照他的眼光,這樣的人在草原上毫無攻擊力,兩三口就被會被野狼咬死,給他放羊都不配。
“漢朝的小皇帝看著就好欺負。”
這是冒頓單于的第一個判斷。
“唔,小皇帝的零嘴真好吃,難怪他發胖啊。”
這是冒頓單于的第二個判斷。
因為人人皆知匈奴人性情野蠻,所以漢朝的大臣們都不過來與他們聊天嘮磕。其他人過年都是熱熱鬧鬧地祝酒說話,只有匈奴使臣這邊好像被人遺忘一樣,除了上菜的宮女太監就沒有人過來了。
當然,冒頓單于也不在乎
別人冷落他。
因為他以強者自居,不屑于與弱者抱團取暖。他低頭品嘗著案幾上的零食,這時候還沒有正式開席,每人面前只放了五六個白瓷陶碟,里面裝著各色點心糖果。
冒頓看著碟子上的小分量,忍不住嘀咕起來“漢人真是小家子氣,那么少的零嘴幾口就吃完了。”
他的筷子最先伸向的是炸春卷,因為這個卷比其他零食大塊,炸得金燦燦的模樣非常喜人。他一口咬下去,酥得掉渣的春卷皮都要落到他的羊皮袍子上。春卷的外面炸得干,可是內里卻還飽含肉汁,有豬肉和香菇筍絲豆芽混合而成的餡料,味道鮮美極了。
古今中外,就沒有人不愛吃油炸食品的。
這是由基因決定的,這種富有油脂的食物能夠為身體更多能量,積攢起來能提高生存下去的概率。
古老的人類一步步發展文明,但這種鐫刻在記憶深處的本能從未被忘卻。
冒頓單于三兩口解決掉一條春卷,他胃口大,非但不覺得膩,還覺得意猶未盡。
他默認道“漢人在打仗不行,但是吃喝上花樣還挺多的。”
一口氣吃完了餐桌上的零食,他察覺更餓了。江米條很甜,糯米糍粑很軟,松子糖香香的很不錯,杏仁酥有股奶香味,五仁酥的甜咸味很獨特。
但冒頓單于最喜歡的還是炸春卷,因為這是有肉的
他雖然喜歡吃漢人的甜食,可是還是肉更加符合他的口味。見坐在最上方的漢朝皇帝舉起了酒杯,發表了兩句新年感言,他就知道,大菜要上來了。
看在漢朝皇帝請他吃飯的份上,冒頓也跟旁人一樣,舉起青銅酒樽,往前敬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