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儒家領袖明面上指派了顧子元為本次大淵游學之行的帶隊大儒,然而事實上宗洛才是這隊儒家弟子里真正的掌事者。
他死遁的事情圖謀過大,就算儒家領袖是他師叔,也不可能平白無故做慈善,將整整一個門派陷于危險境地。
于是宗洛同他師叔達成一項交易,儒家大力支持他回國復位,并且為奪儲之爭無條件幫助。將來宗洛若是繼承大統,儒家也會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成為真正的治國顯學。
這種事情在列國也屢見不鮮。百家學派看似超然脫俗,為布衣了一步登天的機會,事實上它們同各國權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就算看起來最出世的鬼谷和隱士世家,實則每一代弟子入世后都游走在各國,個個是玩政治的好手。
儒家這么選擇無可厚非。
畢竟按照大勢走,大淵未來前途一片坦蕩。主角配角齊聚一堂,有宗洛沒宗洛未來都能掃六合蕩八荒,一統中原。
宗洛是搞理科的,歷史只能算過得去。
能飲一杯無是架空世界。生產力水平并不高,類比希臘也曾經出現過這樣百花齊放,各家思想劇烈爭鳴,哲學家輩出的時代,若是非要給這個虛構的時代定時間軸,或許得放到公元前。
不知道書里的世界會不會和現實世界有接軌之處,但在現實里,擯棄掉糟粕部分,儒家思想的確對各個朝代影響深遠。
只有真正穿書后宗洛才明白,自己當初在鬼谷暢想天下和平有多么紙上談兵。
在大時代的浪潮下,一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以后來者身份傲慢地審視這里,只會落得和他上輩子一樣的下場。
正因如此,宗洛最后選擇和儒家合作的原因便水落石出。
這一行前來大淵游學的隊伍里,只有顧子元不知道這件事,其他儒家弟子都被耳提面命過一定要聽從顧洛的命令。
至于顧子元他師叔的意思是,子元雖天賦出眾,通讀圣賢,但為人處世實在毫無經驗,宛如初生稚子。若是提前透露宗洛和儒家的聯手計劃,或許還會被人從他這里看出些端倪來,干脆就先保密不說了。
但是真到這種份上,該提點的還是得提點。
于是宗洛委婉地開口“子元,稍微透露一點,其實無礙的。”
“啊為什么啊”
顧子元困惑地開口,說到一半終于恍然大悟“對哦。”
不知道這家伙到底又腦補了什么奇奇怪怪的東西,臉上的表情有些奇怪的尷尬,漲紅了好幾次,這才結結巴巴地開口“抱歉,洛兄,是我欠乎考慮了。”
“明明洛兄并不隸屬儒家隊伍,我總是忘記這點。”
顧子元的神情十分懊惱“他們來打聽,或許是動了招攬之心,對洛兄分明是件再好不過的事,偏偏讓我給搞砸了”
雖然宗洛想表達的不是這個意思,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兜兜轉轉竟然也還是回到了這個意思上。
所以宗洛什么話也沒說。
倒是顧子元心底過意不去,默默為他煮茶打下手,再三在心里決定,若是下回有人問他,他一定把洛兄吹得天上有地下無,千萬找一位好歸宿。
不過宗洛確實應該行動起來了。
獵藝持續時間整整一天一夜,這對馬兒的耐力要求極高。
若是曾經的騎藝,只需要挑跑得快的馬就行。但獵藝最終決定的因素并非速度,而是獵到獵物的多少。
時間,耐力,速度,射箭準確度,武藝這些都是獵藝考校的范圍。大多數學子都會選擇去城郊衛戍軍的軍營內借一匹和自己性格契合的馬。不少王公貴族也會跟著一起來湊熱鬧,若是在百家宴的時候得到他們賞識,或許還會被分到一匹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