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大學生欸”
景年滿眼的驚喜,“們村有大學生了”
144:“”
太巧了嘛不是,它這張嘴恐怕開過光。
經過村里大嬸的提醒,林爺爺也想起來了。
他們家隔壁說是隔壁,農村不像城里隔道墻就是鄰居,村里都是獨門獨戶的小院子,鄰居其實就是指住在附近的人家,離他們家大概還有十米的距離。
鄰居家姓耿,比林爺爺大個八九歲,兩家還能點兒遠親,輩份上耿家老爺子比林爺爺大一輩,他得喊“叔”。
耿家老爺子過世的早,只留下一個七八歲的女兒,孤兒寡母的,日子過得怪艱難的。
他們鄰里鄰居的,還有點兒遠親關系,既是遠親又是近鄰,自家老太太跟隔壁耿家老太太,也就是剛才大嬸說的鳳云嬸子,關系又好,也算多有幫扶,兩家一直都處得很好。
耿家那個小姑娘,也經常來自家玩兒,她比景年爸爸大歲,輩分卻是景年爸爸的表姑,兩人算是一塊兒長大的。
耿家姑娘是個有造化的,二十多年前,她去鄉里趕集,好心救了個差點兒被人販子拐走的小孩兒,那小孩兒家里感激她,給她介紹了個工作。
是在工廠里做手工活,耿家姑娘只上過小學,不識個字,她人勤勞肯干,又愿意學習,后來在廠里越干越好,就留下來了。
后來又去了別的城市,在城里嫁了人,結婚生子。
家里就一個老母親,耿家姑娘也放心不下,后來也想接她媽去城里生活。
不過鳳云嬸子在城里生活不習慣,待了一段時間又回來了。
過了年,夏天放暑假,接回來一個小姑娘,說是她孫女。
剛來的時候還是嫩嫩的一個城里小姑娘,天天跟著村里孩子上山下河,跑得可歡實。
那孩子不經曬,過天,黢黑
村里娃娃個嫩的,那個小姑娘,黑得顯眼。
不知道哪個孩子起的頭,喊小姑娘黑妞,后來名字都人叫了,都叫她黑妞兒。
所以這么些年過去,那個小姑娘的名字村里人已經忘了,只記得是個挺黑的小姑娘。
這些往事景年都不知道,他年紀還小呢。
不過隔壁鳳云嬸子他是知道的,他喊太奶奶,老人家對他別好,有點兒什么好吃的,一定會給他留一口。
村里別的小孩欺負他,他又不想回家讓爺爺奶奶發現,就躲到太奶奶家里,老人家就給他做好吃的哄他。
在景年眼里,那就是他另一個奶奶。
可惜一年多前,老人家得了重病,林家通知了她女兒,她女兒把人接去城里治病,可惜病看好,老人還是走了,景年還傷心了很久。
“爺爺,是太奶奶家的姐姐回來了嗎”景年拽了拽爺爺的衣擺,奶問。
林爺爺說“你可不能喊姐姐。”
林奶奶從院子里走出來說“年崽得喊表姑或者表姨吧。”
他們家跟耿家的親戚得比較遠,這兩種叫法都可以。
景年自己選了個喜歡的稱呼,問“姨姨是大學生嗎”
“是啊。”林奶奶說“約莫五六年前考上的,你太奶奶可高興了,意叫們過去,做了一大桌子菜一起慶祝。”
耿家老太太一個人在村里,女兒嫁得遠,有些不修口德的,會說些不好聽的風言風語。
孫女考上了大學,耿老太太很想好好炫耀一番的,是孩子回來,她空口無憑的,讓人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