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陸文達很快在隨后的府試中折戟,爾后又考了幾回,皆是縣試易過,府試難成。
一直到長子陸景賢三歲那年,也就是十年前,陸文達一口氣通過了縣試、府試,自謂積累多年,一飛沖天。
自信滿滿拿著家中給他湊的盤纏去考院試,又沒考過。
好在過了縣試府試,便成了童生,往后可以直接參加院試,不用再一回一回的考縣試和府試。
院試三年兩回,十年來,陸文達又考了五次,次次未中。
今年八月,又開縣試,陸文達早早便準備起來。
年初,他同陸家二老說,縣學里的秀才老爺們,舉辦了一個文會,與會諸人,皆是文采斐然之輩。
陸文達說,若他能加入那個文會,多受受秀才公們文采熏陶,也能從他們處,學到許多科考秘典,此次院試必中。
顯然,陸文達是想去參加這個文會,但他沒那個資格,憑他自己,是進不去的。
陸家二老以為是需要錢,本想在找另外兩個兒子擠一擠,給陸文達湊夠了錢,送他去參加什么文會。
可陸文達說,有錢還不夠。
那要什么
要一個容貌秀美,性格溫順嫻靜的小娘。
景年的長姐,陸家的大娘陸萍,便這么被嫁了出去。
陸萍是九月的生辰,三月出嫁那會兒,未滿十五,笄禮未行。
陸楊氏原本打算等長女及笄后再為她相看,她想為長女相一個性格踏實溫和的男子,護她敬她,不讓她嫁去受苦。
還未等她行動,陸萍的婚事便在陸文達的慫恿撮合下,被陸家二老許了出去。
陸文達說,韓大人是縣學教諭,家境殷實,萍娘嫁去,只有享福的份兒。
他還說,萍娘未來的婆婆,與縣令大人有親,萍娘嫁去,他們家同縣令大人也便有了聯系。
如他所言,陸萍能嫁過去,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陸楊氏私下同丈夫哭罵“這般好事,怎地不讓芷娘去。”
她性格溫軟,說人壞話都會面紅,提及侄女,顯是氣極怒極。
陸文元吶吶“芷娘年幼,未到出閣年紀,況長幼有序”
“呸”陸楊氏哭道“只差歲余,怎就不能嫁若不是韓老爺家的公子是個傻子,哪輪得到我萍娘”
她是性子軟,不是傻。
小叔子是什么樣人,這些年早已看透,若不是有她萍娘,或許他真會把芷娘,甚至二房的芳娘嫁出去。
而做過預知夢的陸景堂,甚至比父母知曉的情況更多一些。
所謂的與縣令有親,不過是韓教諭的妻子,是縣尊繼妻的庶妹,當年本是送去與縣尊做妾,后來不知怎地,又嫁與了韓教諭。
他們家少郎君,不光是腦中有疾,還不能生育。
萍娘剛嫁過去的頭兩年還好,她性格同阿娘相似,溫軟嫻靜,又自小照顧弟妹,將夫郎當幼童哄著,日子倒還過得去。
后來
陸景堂閉了閉眼,不愿再想。
預知夢還是來得晚了些,否則他無論如何也要毀了長姐的這次婚事,不讓她嫁過去。
不過人要知足,好歹救下了小五郎。
長姐現如今還算安全,等他再強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