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年啃完地瓜沒多久,陸文元一行便回來了。
陸景堂正在給他擦嘴,崽崽忽然指著他背后叫起來“阿娘回來啦”
陸景堂扭頭,見他爹娘還有二叔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看來此行還算順利。
果不其然,不待他們發問,陸文仲已經興沖沖道“堂伯父好說話得很,立帶我們去找了一處房子,離此處也近,不到盞茶功夫。”
他說的堂伯父,是陸家族老之一,昨日去陸家,為陸家分家作見證人,便有這位。
陸家村是大村,以前村里戶頭人口就不少,后來陸家那位發達了,陸家族人便繁衍得越發昌盛,尤其是在族學興辦后,更是逐漸發展成了方圓百里最大的村子。
便是有些貧瘠的鎮子,也不如陸家村繁華。
所以盞茶功夫行至此處,已經是十分近便了。
陸楊氏笑盈盈接話“是個單獨的院子,有三間房可住,廚房爐灶俱全,床鋪也是有的。”
他們只需要帶上鋪蓋就能住進去,分了家,這些東西都是帶著的。
小劉氏更關注租金“要多少錢一月”
陸文仲說“堂伯父幫我們談的價,人家要一百二十文一月,最后談至一百文。”
陸文達在縣城里租的房子,要一百八十文一個月,不過他那房子只有一間屋子,遠比不上他們看的那個小院寬敞舒適。
當然,陸家村雖然繁華,到底是個村子,與縣城沒法比,一百文也算得高價了。
陸楊氏之所以滿意,是因為那房子確實不錯,比他們在陸家住的好太多了,雖然是土墻,屋頂卻蓋了瓦片,比他們之前住的稻草房氣派多了。
所以貴就貴些吧,往后不用供著三房父子二人念書,家里的八畝田地好好侍弄,盡夠他們花用了。
小劉氏聽他們講了那房子如何如何,不由心生羨慕“這可真不錯。”
昨個兒還同情大房一家被攆出來,現在看來,搬出來住未嘗不是件好事。
陸楊氏越發心懷舒暢,抱起幼子“年哥兒,阿娘帶你去住瓦房好不好。”
“好”景年奶聲道。
他不曉得瓦房是什么,不過阿娘開心他就歡喜,阿娘笑他就跟著笑。
陸楊氏將幺兒重新放回板車上,一行人往小院走去。
雖說是閑置的房子,但主人家是勤快人,院里收拾得清爽干凈,立刻就能搬進來住。
大家在院里轉悠了一圈,陸文元幾個方才雖然來過,但當著堂伯父和主人家的面不好挑挑揀揀,看得很粗略。
此時再仔細看一遍,是越看越滿意。
“阿娘,我覺得這地方比咱家好。”三郎跑了一圈,跑的臉上都是汗,對著他阿娘叫嚷。
小劉氏給他擦了擦汗,心里覺得他說得有理,嘴上卻不饒人“比咱家好,那你甭回去了。”
“行啊”三郎嘿嘿一笑“省得回去招人嫌,三叔又攆我。”
三郎四郎雖是雙生子,性子卻有極大差別,四郎心大,三郎記仇。
被狼狽的攆出家門,差點兒無處可去,無家可歸,當時三郎是被嚇得不行,等他回過神來,這仇便記上了。
“瞎說什么”陸文仲斥他兩句,心里卻也十分不是滋味。
三郎吐吐舌頭,陸楊氏擔心他被阿父訓責,因著心中覺得他是被自家孩兒傳了毒,愧疚心起,便幫著岔開話題“三郎住下便是,這房子不小,三郎與二郎一間,蓉娘一間,盡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