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氏是不知道,在陸景堂的那場夢里,陸景賢這次是考上了的,雖然名次非常靠后,那也是秀才。
可現實中不知道是不是被陸景堂的連中兩元給刺激到了,院試反而沒考好,最后成績還沒夢里好。
雖說去年的院試,他又去考,而后順利考過。
可去年院試牽扯到一起舞弊案,當科的考生都因此受了牽連,雖沒剝奪功名,名聲上多多少少有了瑕疵。
想到三房的那些事,小劉氏就發愁,現在覺得當初分家時貪那兩間房子,真是大錯特錯,還不如跟大哥大嫂一般,搬出來遠遠的住著舒服自在。
“怎么這幅模樣,有啥不高興的”陸楊氏一邊干活一邊問。
她們兩個都在分紙,將造好的草紙分成一刀一刀的。
雖說大房不出面賣紙了,能干的活陸文元和陸楊氏還是會搭把手,不然怎么好意思白拿二房分成,兩人心里過意不去。
這活兒以前她們都干不了,不識數啊
最開始的時候,分紙這活兒歸陸景堂,景年和陸蓉勉強能幫上忙。
一刀七十五張,景年和陸蓉只能數到十,陸景堂教他們數七個十張出來,再數五張。
因為將步驟變得更繁瑣,就更容易出錯,他們兩個各自數完了還得互相數一遍。
慢是慢了點兒,好歹能幫上忙。
三歲的娃兒都能數清楚,她們不行,真是臉紅。
后來陸景堂要讀書,不好一直讓他干這個,陸文元陸文仲,還有陸楊氏和小劉氏只能硬著頭皮學數數。
他們不求別的,能數到七十五就行。
陸景堂讓他們用景年那法子,學會數到十就能開始練習,數久了也就熟練了。
如今分紙這活兒陸楊氏和小劉氏已經能做得很熟練了,可以邊干活兒邊簡單聊兩句。
小劉氏嘆著氣說“大嫂,我和孩兒他爹,想搬出來。”
“搬出來你們要搬家”陸楊氏一驚,手下動作都亂了,這一沓只好重數。
她干脆放下手里的活兒,扭頭問“你們想搬到哪兒”
小劉氏支支吾吾“大嫂,你覺得,我們搬來陸家村怎么樣”
她和丈夫討論過很多回了,如果要搬家,要么繼續在五里村,找村正重新批快地換個地兒蓋房,要么干脆搬來陸家村。
比來比去,陸家村優勢太多了。
村子大人口多,貨郎來的次數都多一些。
兩個孩子讀書更方便,他們也能離三房遠一些,經常跟大房走動走動。
都是陸姓族人,他們搬過來不至于被排擠,而且經常往這邊跑,也有了許多熟人。
就是種地不方便,這個可以想法子,大哥不也是兩頭跑了好長時間,后來慢慢把田地換成陸家村那邊的。
“搬來陸家村”陸楊氏說“好啊”
搬家之后,她的日子是越過越舒心,對陸家村的印象也好得不得了。
聽她這么說,小劉氏松了口氣,忍不住抱怨道“大嫂你是不知道,我們在家,那日子真是沒法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