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景年經趕慢趕,勉強趕在兄長到家之前完成了功課。
他發現兄長說得有理,一對情人在一塊兒,很影響辦公學習效率,他險些沒寫完兄長布置的功課。
不過要是讓他再選一回,景年還是會去找宗廷,他可是有伴侶的人了,丟下伴侶一個人算怎么回事。
況且,關在家里讀書寫功課,已經很心累了,如果還不能瞧瞧喜歡的人舒緩一下心情,他真的會難過。
于是從那天起,景年就開始了家里皇宮兩頭跑的日子。
早上兄長去上朝,他可以多睡一會兒,吃過早飯去宮里,或者干脆不吃,去蹭宗廷一頓早食。
宗廷批折子,景年就讀書習字做功課,或者看話本子,跟宮人打雙陸。
要是天氣晴好,就到外頭去逛逛,御花園、珍獸園,還有那些專門修建的園林,都是好去處。
橫豎宗廷后宮沒人,昭明帝還沒死,但癱瘓在床,話也說不清,如今請作太上皇,移居壽康宮,宗廷將他生母云貴妃打包塞進壽康宮,讓她好好伺候曾經給她榮華富貴,也縱容了她野心的男人。
原本的太后成了太皇太后,她是昭明帝生母,看見兒子落得這樣的下場,哪怕主因不是宗廷,也難免遷怒于他。
況且因為她十分偏疼五皇子,而宗廷和五皇子關系極差,數次動手將五皇子打得很慘,太皇太后更是厭惡他。
之前宗廷與五皇子發生沖突受罰,好幾次都是太皇太后發話,讓罰得重一些,免得他不長記性,不知尊卑。
沒想到宗廷竟然是五皇子的雙生兄弟,這讓太皇太后難以接受,更難接受的是這個她最不喜歡的孫子當了皇帝,而她喜歡的那些孫兒互相殘殺,死的死殘的殘。
老太太一口氣沒上來,險些沒氣死,不過還是命大,沒死成,跟她那癱瘓在床的兒子搭伙作伴,一同在深宮中養病。
當然,起初太皇太后沒這么安分的,她覺得宗廷并不是以皇子的身份登臨大寶,底氣應當不足,也難以服眾,試圖拿捏他。
然而宗廷根本不吃她那套,他一點兒不在乎什么名不名聲,御史要撞柱就讓他撞,撞死了拖出去埋了,沒撞死就叫侍衛給他幫幫忙。
朝臣不聽旨意不辦事,那就革除官職,他手下養了一批能人,隨時可填補進去,也免得他費心封賞有功之臣。
能辦事的他提拔,不能辦事的就貶撤,又有他一手成立的梟衣衛作為暴力機關,鎮壓一切不服。
所有手段,堪稱雷厲風行,太皇太后那點兒后宮伎倆想在宗廷面前使,找錯了人。
接連碰壁且吃了幾個虧后,太皇太后終于學乖了,老老實實逼宮守殿,除了去哭一哭她苦命的兒子,其他時候絕不敢來打擾宗廷。
其他后妃,有兒子的幾乎都死了兒子,牽連進逼宮奪嫡的漩渦中,別說她們自己,就連身后的家族也沒幾個能保全的。
景年是回來得晚,他要是早回來幾個月,天天能看抄家滅門的大戲。
也不都是宗廷下得手,那幾個皇子多年爭斗,積怨頗深,都恨透了對方,各自占上風的時候,一個個把對方往死里踩,殺得那叫一個血流成河。
宗廷上位后,處理得更多的是趁勢作亂的宮人以及不服他而鬧事的臣子。
連番折騰下來,后宮一下子空了大半,還安好的后妃緊閉宮門過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