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馬上就有兩萬塊錢進賬,但那個錢現在還壓在平臺里,到手的錢才是實實在在的。
說是這么說,景風還是抽空了解了一下村里魚塘的情況。
他們村臨水有河,早些年魚塘子不止一個,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大部分都荒掉了,還有的已經填了。
趙耀包的這個是個肥塘,面積不算太大,七八畝的樣子,據說一年光承包費就得萬把塊錢,養的是市面上常見的草魚、鯉魚、鰱魚、鳙魚這些,價格不是很高,但養殖難度同樣也不高。
按理說正常出貨是不會虧的,他們這里水質不錯,魚肉口感好,不過好得有限。
景風去看了一眼,趙耀那魚塘子里魚著實不少,降價賣給村里人,也就賣個熱鬧,全村人都來買也買不了多少。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銷路出了問題。
其實這點景風一開始就想到了,公路雖然修到村口了,但畢竟是個比較窄的單行道,運輸方面并不是那么便利。
本地多河,縣城就有河流穿城而過,下面的數個鄉鎮干漁業的人不少,縣里的市場基本上飽和了,人家都是再往外找銷路。
趙耀的魚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地方,他也找不著別的銷路,魚賣不出去也不敢撈,撈上來死了就更賣不上價了。
但是繼續養著,魚苗、飼料、人工都是錢,這還沒完,塘里的魚一直不撈,魚太密了,氧氣不足也會慢慢死掉。
撈也不是,不撈也不是,眼睜睜看著魚死了臭掉,讓人心疼,一家人可了勁兒的吃魚,吃得聞到魚味兒就想吐。
也難怪趙耀不想干了,現在這個魚塘在他手上,就跟個燙手山芋似的。
了解過后景風反而更心動了,魚多好啊,魚多不愁貨不足,就跟他家菜地里的菜似的,不就是因為產量不足才限購嘛,想賺錢都沒得賺。
趙耀發愁的銷路問題,對景風反而不是什么大問題,他又沒打算一次把魚賣光了,放些靈泉水進去慢慢養著,他也慢慢賣著,有靈泉水加成,不會賣不出去。
不過他媽擔心的也有道理,家里錢是不怎么趁手,他要是接這個魚塘,除了轉包費,趙耀魚塘里的魚也得接過來,省了他自己從頭來下魚苗的功夫,但肯定要多出一筆錢的。
大人的煩惱影響不到小朋友,景年吃了一頓好吃的,夢里都在抓魚,從床頭撲騰到床尾。
景云半夜起來,把睡姿豪橫的崽崽抱回原本的位置,好笑不已。
景年很小就一個人單獨睡了,景云知道她崽睡相差,只是這也太差了。
她弟說,要給家里重新蓋房,要給年寶單獨的房間,景云琢磨著,她兒子還得有個大床,不然不得滾到床底下去。
第二天有大車進村,是縣城的物流車過來拉竹子,村里人好多都跑來看熱鬧。
莊紅娟擔心不留神碰到哪個,招呼大家進屋坐。
家里人都忙,景年躲都不好躲,只能幫著外婆招待客人,跑進跑出幫忙端瓜子花生,茶水莊紅娟不敢讓他端,怕燙著崽崽。
鄉下掙錢的機會少,村里的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
景年家里一下子來好些個小孩兒,他有點兒慌,強撐著拿出小主人的架勢,猶猶豫豫在他的百寶箱里選了好一會兒,選出舅舅給他買的陀螺和泡泡槍,拿來給其他小朋友玩。
至于故事書、彩筆之類的,前者他擔心別人給他弄壞了,后者還沒稀罕夠,舍不得。
小孩子們倒也好哄,有好吃的好玩的,自個兒就能開心起來,院子里飄著泡泡,孩子們都爭著搶著要吹泡泡,沒搶到的追著泡泡跑。